素材

出自DOLLARS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最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我讓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巴克萊《幸福》

第100天,夏至

飛兒乎是下意識地飛奔到這片熟悉的荷塘。

澄澈的天空下,年後的荷博里,荷葉散發着一片綠油油的亮。

真像今天的菜,飛兒心生這樣的比喻。

時間倒回100天前。飛兒爸媽的「二寶「,在飛兒無數次的鬱悶、哭鬧乃至絕食之後 依然順利地降生了。

在大人們的歡天喜地里,飛兒獨自坐在小區的荷塘邊,望着稀稀拉拉的幾片荷葉,發呆。

弟弟滿月了,烏溜溜的小眼晴望着飛兒,飛兒還他一個大大的白眼。

弟弟會笑了。掛在嬰兒邊的風車逗得弟咯咯直笑,飛兒猛地關上房門,門外,是弟弟驚天動地的哭聲。

弟弟越來超活潑,飛兒越來越沉默。他越來越喜歡坐在荷邊,也許,那來越蓬勃的荷葉,能讓他煩亂的心暫時安靜下來。

今天,夏至。

中午,有飛兒最討厭的清炒菠菜。媽媽在廚房忙活,弟弟在嬰兒車裡咿咿呀呀,那一刻,飛兒突然有了惡作劇的念頭。

他挑出一根菠菜,試探性地塞進弟弟的巴。 弟弟吐出來,飛兒不甘心,再塞。

弟弟然沒哭,竟然…用舌頭頂出了菠菜,軟軟、暖暖的舌尖舔過飛兒的手指。

飛兒拿着菠菜的手僵在了那裡,直到媽媽一聲驚呼:「飛兒,你在幹嘛?」

飛兒甩掉菠菜,倉皇地奔出去。

他在荷塘邊坐了很久,直到水底的魚兒游上來,提示他——喂,該上學啦!

飛兒很想摸摸這條熱心的小魚。他探下身子,伸手入水中,好像——有魚兒添了他的手指,就像中午的弟弟……

飛兒忽然覺得,弟弟好像也沒那麼討厭。

打燈人

一個學生問他老師:「老師,昨晚我見一盲人打着燈籠走路。他明明看不見,打燈籠有何用?」老師回答說:「如果他是怕別人看不清路,這是儒家。如果他是怕別人撞到他,這是墨家。如果他認為黑夜出門就必須打燈籠,這是法家。如果他認為想打就打順其自然,這是道家。如果他藉此開示眾生,這是佛家。如果他明明看得見卻裝瞎,這是政治家。如果他是真瞎,卻打着燈籠給人引路,這肯定是專家!

【吃糖危害】

吃糖過多,會使人產生飽腹感,食慾不佳,影響食物的攝入量,進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的缺乏。 空腹大量吃糖,會使血液中的血糖突然增高,破壞機體的酸鹼平衡與體內各種有益微生物的平衡,不利於人體健康。 蔗糖是含有最高熱值的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入會引起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齲齒等疾病。

【 對比 】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是夾竹桃得妙處還不止於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得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牆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得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隻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得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得荇藻,我眼前就真得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牆上得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關於教育

https://mb.mbd.baidu.com/z17u0xr?f=cp&u=5d741619ec48cea2

論熬夜

熬夜使學習效率嚴重下降,數學變差,記憶嚴重下滑,晚睡起來會頭疼,白天昏昏欲睡,還會導致食欲不振,容易感冒,易就筋,使心情變差,熱時更熱,冷時更冷;而過早起腿可能有就筋感,體溫上升,易流鼻涕有時熬夜會使早間精神煥發(神經衰弱),長期熬夜,突然獲得充足睡眠反而會變困,請莘莘學子寧願沒學好也不要熬夜。


人一天效率最高的時間,按照順序排列,是

1,20點和21點

2,13點和14點

3,6點到10點

但是如果實在要熬夜的話,最好熬到凌晨4點。4點似乎是一個潛能爆發的時間,雖然肯定是比不上20-21點,或者是6-10點。 然後千萬別熬到凌晨5點。毫無疑問,這是全天效率最低的時間……


後來得知我一同事的女兒以前也是這樣,一早睡覺,半夜起來學習。她成績非常棒的。 睡了一覺,精神肯定好很多,半夜也比較安靜,學習效率會高出很多。

中學生每天最好能夠睡足7-8小時

人的一天健康的睡眠時間應該是6—8個小時最好!

晚間11點左右睡覺是比較有利的,因為腦部活動和新陳代謝在10點到2點之間是最需要得到充分休息的了。

14歲初中生建議每天睡7-8個小時左右,每天睡6個小時可能會輕微睡眠不足,但是對身體還不會造成危害。但是每天睡4個小時就可能對身體有危害,分析如下:

1、每天只睡4個小時,是嚴重的睡眠不足,會讓人感到睏倦疲憊。

2、睡眠休息太少,也會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變虛弱,容易生病。

3、14歲年紀正是上初中,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成績下降。


一般來說,一個初中生每天晚上睡6到8個小時就好了,中午如果有時間,可以午睡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需要提出的是,晚上11點到凌晨2點鐘,是人體最需要睡眠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睡覺,睡一小時大概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效果,而且也有利於肝臟的解毒過程,那第二天皮膚質量就不會太差了。如果晚上11點睡,大概早上4點30分就可以起床了。但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體力而為,一般早上7點到8點,下午3點到5點,晚上8點到9點是人體最佳的記憶時間,不要浪費了這些時間哦!

手機

https://mg.mbd.baidu.com/bv7v9m7?f=cp&u=65de874231f8006f


比手機的毀滅性更大的是來自父母的批評,打罵,向孩子發泄負面情緒與打擊孩子,手機其實毀不了一個孩子,因為父母讓孩子失去了希望只能在遊戲裡找到自己的價值,因為有價值所以覺得活下去還有一點點意義。

多讓孩子聽聽本土故事

發表時間:2017-02-25  


  孩子必須清楚自己是誰,要做怎樣的自己。這個自己,是獨特的、唯一的,有着無法更改的民族基因和文化的現實生命。從媽媽講述的故事中,孩子們建構自己的生活。帶着童年的故事,孩子們走向各自不同的未來。 

  莫言曾說:「二百多年前,我的故鄉曾出了一個講故事的偉大天才蒲松齡,我們村裡的許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傳人。我在集體勞動的田間地頭,在生產隊牛棚馬廄,在我爺爺奶奶的熱炕頭上,甚至在搖搖晃晃地行進着的牛車上,聆聽了許許多多神鬼故事,歷史傳奇,逸聞趣事,這些故事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家族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現實感。我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這些東西會成為我的寫作素材,我當時只是一個迷戀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聽着人們的講述。」

  今天的孩子是否還能像莫言一樣,聽着大人們講述流傳的神鬼故事、歷史傳奇、逸聞趣事長大?從現實情況看,很難。從城市到鄉村,繪本推廣潮一浪高過一浪,現在中國的孩子捧着的故事書多是外國繪本。

  我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傳統諺語,強調7歲前的早期經驗給人的一生奠定了重要基礎。現在,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我們的孩子的精神花園種滿了來自異鄉的奇花異草。我們本土的花草種子在哪裡?我們的孩子了解自己故鄉的故事嗎?他們知道本土的山川、植物、動物、不同民族的趣事嗎?我們的父輩、祖輩,他們小時候玩什麼、吃什麼、有怎樣的童年?對於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的孩子又知道多少呢?

  一說文化兩個字,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嘀咕:又要說教啦。其實,文化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說教,文化就體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節慶儀式、鄰里關係,體現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故事中,體現在我們看到的每一道色彩和線條里。更多的時候,文化的講述是無言的。

  當然,文化也在每一本圖畫書里。有人說,為孩子們選擇國外圖畫書,是因為中國圖畫書很差,兩者品質相差太遠。對於這樣的說法,筆者並不認同。近十年來出品的本土圖畫書,與外國圖畫書最大的差異在於文化。這種文化差異,表現在色彩和線條里,表現在故事的講述方式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審美心理、情感表達方式,講述故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文化只有差異,卻無優劣之分。

  法國作家傑羅姆·克萊芒在《給我的孩子講文化》裡說:脫離傳統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筆者在自己的圖畫書里,給孩子們講述我居住的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告訴孩子們夏天我們逮蟋蟀、冬天我們滑冰車兒,講述爺爺奶奶的童年往事……這些構成了「我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

  媽媽們告訴筆者,在這些故事裡她們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看見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父母,和孩子有了溝通的話題。幼兒園、小學的老師們說,在這些故事裡孩子們無障礙地體驗圖畫書里的一切,找到熟悉的街道和相似的生活,家長和老師帶着孩子拿繪本走進真實的世界,閱讀和實踐之間有了可行走的通道、可觸摸的細節。

  今天的世界比我們小時候更開放、更多元,孩子的閱讀也一樣。我們帶孩子閱讀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包括優秀的引進圖畫書,但是聽媽媽講述本土故事是每一個孩子都不能缺少的。因為,我們不僅有世界,還有家;不僅有皮膚相異的鄰居,更有生養我們的媽媽。孩子們要了解自己、了解媽媽、了解家國。孩子必須清楚自己是誰,要做怎樣的自己。這個自己,是獨特的、唯一的,有着無法更改的民族基因和文化的現實生命。從媽媽講述的故事中,孩子們建構自己的生活。帶着童年的故事,孩子們走向各自不同的未來。(保冬妮,作者系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水墨動畫意境之美

賈彬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跨越「臨界點」

在貝爾發明電話機之前,萊斯已經研製出一種傳聲裝置,這種新裝置能把聲音傳到100米以外,能用電流傳送音樂,美中不足的是只能單向傳送,不能用來傳送話音,無法使人們互相交談,而且聲音斷斷續續。貝爾將萊斯裝置中所用的間歇電流改變為連續的直流電,這就解決了傳送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問題。他又把萊斯裝置中的一顆螺絲釘往裡多擰了半圈,大概0.5毫米,聲音就可以互相傳遞,也就可以互相交流了,於是發明了電話機。貝爾發明電話機後中請專利,萊斯向美國最高法院指控貝爾竊取了他的發明,認為自己才是電話機的真正發明者。法院成立了一個由幾位科學家組成的調查組。調查組發現,貝爾的改進才讓通話成為可能。最終,法院決定把電話機的發明權判給貝爾。萊斯遺憾地說道:「我在離成功05毫米的地方灰心了,沒能堅持下去。我將終生記住這個教訓。


這種現象可以用「臨界點效應」來解釋。在物理學上,我們知道冰超過0℃就會化成水,這種現象叫做液化;當水的溫度超過100℃後就會變成水蒸氣,這種現象叫做汽化。0℃是冰由固態液化為液態的臨界點,100℃是水由液態汽化為氣體的臨界點。就像水一樣,如果給它加熱一直到99℃,然後放棄,水永遠變成不了水蒸氣。再堅持加熱下就會跨過臨界點,量變就會亦生質變。


如果我們選定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遇到困難時,不要灰心氣餒, 再堅持一下。要竭盡全力跨越「臨界點」,破繭成蝶,迎來一個全新的世界。不要輕言放棄,否則成功有可能會與你擦肩而過,留下無限的遺憾。因為成功有時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再堅持一會兒,說不定一個別樣的世界就在眼前!

關於思維模式

聚合性思維的人,更注重順應環境,維持系統整體的穩定性與和諧性;發散思維的人更順應自己的內心。

聚合思維的優勢在於: 在整理、歸類、歸納、推理方面表現更佳; 更善於解答有給定選項的問題(因此IQ測試的成績更高); 邏輯性和嚴謹性更強。

聚合思維需要調動的認知資源,大多是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因此消耗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反映到認知對象上,一般就是對其缺乏進一步了解的興趣,採取這種方式,以減少注意力的占用。其實就是在隱晦地表示:「我不知道,也不怎麼感興趣。」

蘑菇定律

Had I not seen the Sun

-- by Emily Dickinson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樣還要被澆上大糞,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過程中。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發定律。


那些劣質的油墨,含甲苯的油墨,用於印刷他讀研的各類資料,他為了考研、為了畢業而長期將自身埋沒於書海中,口鼻不僅吸入大量的有毒油墨;休息時皮膚也在受苦!長期以來,基因發生改變,白血病也就慢慢形成了。

學者的態度與精神

宗白華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學問與智慧》—— 羅家倫

學問(learning)與智慧(wisdom),有顯然的區別。學問是知識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種滋養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卻是陶冶原料的熔爐。學問好比是鐵,而智慧是煉鋼的電火。學問是寸積銖累而來的,常是各有疆域獨自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興趣,但是它本身卻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瞻;它是人生含蘊的一种放射性;它是從人生深處發出來的,同時它可以燭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學問淵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會貫通,舉一不能反三,終身都跳不出書本的圈子,實在說不上智慧二字。這種人西洋便叫做「有學問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國便可稱為「兩腳書櫥」或「冬烘先生」。反過來說,有智慧的人也不見得都有很好的學問。有一種人,讀書雖然不多,但他對於人情事理,都很通達,憑藉經驗,運用心得,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沒有智慧嗎?

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有許多人從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窮年,找不到問題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結果,縱有結果,亦復無關宏旨——這便是由於沒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則不然,他縱然研究一個極小的問題,也能探驪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問題雖小,而其映射的範圍,卻往往甚大。譬如孟德爾(Mendel)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遺傳的定律,奠下了遺傳學和優生學的基礎,就是一個例子。再說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在達爾文以前,何曾沒有富於學問的生物學家,看見過海邊的蚌殼、山中的化石、類人的猩猿、初民的種族?何以不能發現物競天擇、最適者存的天演公例?等達爾文發現以後,赫胥黎慨然嘆曰:「這個道理,傻子都應該知道,為什麼我以前不知道?」當代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人稱他為牛頓後第一人,他的相對論是科學上一個稀有的創穫,但是他自己卻對人說:「我的發明其實很簡單,只是你們看不見罷了!」他能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便是他的智慧過人之處。

世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書。我們可以把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智慧的,一類是無智慧的。有智慧的書,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瑩,斧鑿般的犀銳,可以啟發人的心靈,開闢人的思想,有時可以引申成一篇論文,或成一本專書。這就是英文中所謂「燦爛的書」(brilliant book)。無智慧的書,往往材料堆積得和蟻丘一樣,議論雖多,見解毫無。縱然可以從他得報導,卻不可以從他得啟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約」,在讀者是「勞而無功」。這就是英文中所謂「晦塞的書」(dull book)。然而這類的書多極了,讀者要不浪費時間,就不能不精為選擇。須知著書固要智慧,讀書也要智慧。 「讀書得間」,就是智慧的表現。「鞭辟入裡」「豁然貫通」,都是不容易的事。若是像諷誦高頭講章的讀法,則雖「讀破五車」,有何用處?

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有學問的人,雖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學問一樣,但是智慧卻必須以學問做基礎,才靠得住。無學問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滅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樣,儘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觸即破。惟有從學問中產生出來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燈,可以透過雲層,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從學問中鍛煉出來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滅的肥皂泡;他永遠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斷地從水底上涌。也惟有這種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為精澈,最可寶貴。

若把學問譬做建築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築師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鋼筋,決不能成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學、結構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決不能造成莊嚴壯麗的羅馬聖彼得(St.Peter’s)或巴黎聖母(Notre Dame)教堂。這種絕代的美術作品,是要靠藝術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應手,匠心愈能發揮;構造的原理愈進步,藝術家愈能推陳出新。材料與技術對於作風的影響,整個美術史,尤其建築史,都可以證明。所以學問與智慧是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2、作家介紹

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筆名毅,教育家,思想家等。浙江省紹興柯橋鎮江頭人。著有《新人生觀》《新民族觀》。

曾任江西進賢縣知縣,思想比較進步,家倫幼年就受其父影響。1914年入上海復旦公學,1917年肄業後進入北京大學文科,成為蔡元培的學生。1919年,在陳獨秀、胡適支持下,與傅斯年、徐彥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當選為北京學生界代表,到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支持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了印刷傳單中的白話宣言(其中文言篇由許德珩起草)-《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並在5月26日的《每周評論》上第一次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一直沿用至今。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蔣介石敗退後,羅家倫隨其前往台灣,任大校長。

3、論點論據

三個事實論據:孟德爾居然悟出遺傳的定律;達爾文發現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公例;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

田野

父親的田野

浙西南莽莽蒼蒼的大山里,有一條清淺的小溪,自北向南穿村而去。幾百年來,凜冽的山泉水潺潺流淌——叮叮咚咚,像一支永不停歇的曲。橫臥在小溪上攏成便橋的那幾根木頭,爛了更新,新的又爛了。人們負重過橋時,深一腳淺一腳,吱嘎、吱嘎地發出節奏的響動。

溪岸上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幾年前,小木橋被鋼筋水泥替代,村莊卻沒有了往日喧鬧。孩子們都到鎮裡的寄宿制學校去了,年輕人也大多進了城。餘數不多的一些村民——或上了年紀,或不適應城市的打工生活,仍在小溪兩岸方圓不過十里的田野上,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我的父親,就是其中的一位。

暮春的傍晚,妹妹打來電話提醒我又到栽秧的時節了,問我休息日能否回鄉下幫襯父親。猶記得今年春節返城時,我再一次叮囑過父親,「今年的田就不要種了!」父親仍像往年一樣,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後來在電話中,我曾讓母親遊說並督促他。然而,年屆古稀的父親終究沒有聽勸,又買回了谷種,撒進了小山岙里的那丘母田。

父親不肯歇種是有原因的。村里像他這般年紀的老農,早高高興興把田地交給兒孫們打理了。而作為父親唯一的接班人,我離開鄉村已二十多年了。他怎捨得那一丘丘的稻田就此荒蕪?那可是長出過金燦燦的稻穀,養育了一大家子人的田野……上世紀80年代初責任田分到戶後,父親一直精心伺候着他的每一寸土地,那心思如同母親待我們兄妹般細膩。

那時初中還沒有普及,打工潮也還未到來,鄉親們認定,子孫長大後是要種一輩子田的。所以,我十一二歲甚至更早時,便跟了父親和祖父下地。

清明過後,蕨菜早已欣欣然鬆開了拳頭,天地間滿眼都是萌萌的嫩綠,田野里一片生機盎然。山區海拔高,我們種的是單季稻,這時就要撒谷種育秧了。村上的農戶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種直接撒進蓄水的母田裡,然後就等着插田(即插秧)了;而我的父親,總是先在一長溜田塊上,用覆着尼龍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後再移栽到水田裡。

秧苗的移栽即栽秧,這是一件極為枯燥而勞累的農活。時節大約在立夏的前兩天。栽秧時我整天跟着父親,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帶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後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

三兩天下來,剛搬了家的秧苗,綠油油、顫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風中,煞是愜意。而我卻渾身酸痛得直不起腰,走起路來像個老頭兒。父親是不計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這種方式育的秧插到田裡,長勢會更好、谷穗會更飽滿。

端午節前後,父親栽的秧苗,已分櫱得茁茁壯壯了。而此時,祖父與耕牛也早已喚醒了蟄伏了一冬的稻田,正水漾漾、明晃晃地候着。這就到了插田的時節了。

那時的鄉村,插田和嘗新米是極為重視的兩件事,分別代表着希望與豐收。因此,插田那幾日,家家戶戶的飯桌都特別豐盈。農諺「插田無豆腐,田埂當大路;插田無醃蛋,田埂全踩斷」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插田時節要額外做豆腐、煮鹹鴨蛋。

那些年,我既盼望豐盛的插田飯,又害怕插田。因為我插的秧總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橫秧更是經常上下排錯了行。而父親對插田是非常講究的,每一株秧都要與前後左右四株秧間隔二十多厘米,豎秧橫秧對得筆直,就像參加廣播體操表演的隊伍那樣。

插田時,父親打頭,我在右側。若是碰到百十米長的大丘田,我總要被父親訓斥幾回。這期間,還免不了被他拔掉幾排歪扭得太不像話的秧重插。望着父親三五下就把我的秧行糾得筆直,挨了責的我雖然有些憤憤然,內心卻也很是佩服。

村裡的農戶,也有像我父親一樣把秧插得筆直的,但多數人家只管把豎秧插好,橫秧則不做要求。秧插直了,主要為日後耘田時,田刨能順溜地通過。

一根三五米長、擀麵杖般粗細的木柄,以四十五度角斜嵌在緊箍兒那麼大的扁鐵圈上,這就是耘田用的農具田刨了。耘田是水稻管理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目的是除草和鬆土。秧插下田後大約二十天,便迎來第一次耘田。耘田時,人挽着褲腳站立行走,雙手一前一後握住田刨柄,一推一拉間,田刨在豎秧弄里「嘩嘩嘩」地遊走,刨去雜草、刨鬆了淤泥。

而父親的稻田,是必須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讓田刨沿橫秧弄也走一趟。那時的秧已密密匝匝,長到了齊腰高,秧葉邊沿的鋸齒銳得刺人。父親是不允我放下褲腳耘田的,因為長長的褲腳糊着爛泥,會損壞秧葉。只消半天下來,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劃得布滿了不規則的血痕,細細長長,刺痛難耐。

那時我便覺得在父親的心裡,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

父親不僅對稻田精耕細作,對田間地頭的管理也總是一絲不苟。浙西南山區的稻田,大多是分布在山脊或山岙里的梯田,上下丘間的落差,有三五米到十幾米不等。稻田裡側的田坎、外側的田岸沿甚至田岸路上,叢生的雜草總是蓬蓬勃勃的,似乎時刻在密謀着占領整個田野。於是,在父親的農活日曆中,自然也排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鏟田岸這些人工鋤草的項目。

經過一番辛苦的勞作,父親的田野,總是田內鬱鬱蔥蔥、田外清清爽爽。幾年下來,我們家種過的田地,就像有教養人家的後生一般,清爽而敦實。每次村里重新抓鬮分責任田時,鄉親們都希望抓到的是我們家的稻田——因為好種!而父親,則又開始調教起他新分來的田地來。如此幾輪分田後,父親的汗水和足跡,幾乎遍布了村莊裡所有的稻田……

父親的田野是我的另一個課堂,我的童年與少年時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學習着祖輩傳下的農耕技術。然而,我學會了耕田、插秧、耘田、刈谷、打稻,最終並沒有子承父業成為一個農民——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並留在遠離家鄉兩百多里的城市工作。

十二年前祖父去世後,父親的田野變得更加孤寂了。這兩年,他的體力日漸衰退、頭髮稀疏而霜白。有一回,父親從田野里挑谷擔回家時,腳底打滑摔倒在地,稻穀散落一地。父親當了一輩子農民、挑了一輩子谷擔,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那一天,他難過極了。

父親老了,可是他依然不願離開他的田野。有兩回因為膝蓋的骨刺讓他疼痛難當,我把他接到了城裡。去醫院做完檢查後,我想留他多住幾日好好休息兩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父親顯得無所適從——他一個人不願上街,也不敢過馬路。兒子上學、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窩在家裡的沙發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覺。

兩天下來,父親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魚、烈日下離了土的蔥一般,蔫蔫的沒有了生氣,整日嘮叨着要我送他回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鄉下老家,沒一會兒,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場的老將軍,精神抖擻地扛上農具,巡視他的田野去了。

歲月是一支多情的畫筆,在每一個蕭瑟的秋冬過後,總能重新畫出奼紫嫣紅、生機盎然的春天;歲月又是一把無情的刻刀,年復一年地改變着父親的模樣,似乎轉眼便讓他溝壑滿臉、兩鬢滿霜……只有家鄉門前的小溪在不知疲憊地流淌着,叮叮咚咚地唱着永不停歇的樂曲。而父親的田野,年復一年,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閱讀

如何看待數字時代的文學評論

薛曉倩

評論是無關緊要的。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OveKnausgaard)在他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表示:「我從未真正相信過評論。」詩人丹尼斯·約翰遜(DenisJohnson)也曾在他的一部帶有自傳性的作品中,從一個老齡詩人的視角寫道,當放棄自身的「詩人人格」,把自己「偽裝成文學評論家」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即便如此,他仍然不願對評論本身給予多大的褒揚。當談及對評論的「評論」時,很難找到像邁克爾·戈文(MichaelGove)所說的如此貼切的點評:人們擁有的專家已經夠多了。

評論當然是重要的!不難想象,評論家們顯然會這麼說——當然說得也沒錯。評論的重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過濾和塑造觀點。尼克爾森·貝克(NicholsonBaker)在他1991問世的著作《你和我》(U&I)中認為:「思想史變革的主要動力是書評而不是書籍。」因為人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用來閱讀所有他們想要閱讀的書籍,取而代之,有些時候便選擇閱讀書評。另一個爭論的焦點在於書評的影響力,包含兩個問題:首先,書評是否有影響力?其次,由書評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為了證明評論的影響力,我們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經聽說並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的事物,和那些被你所忽視的事物。BBC第四頻道「周六觀點」欄目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欄目會發布書籍、電影、電視秀和展覽的介紹及評價,你可以收聽節目,然後把認同或不認同的觀點記錄下來。重複幾次之後,會出現這種套路:對於你不喜歡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評論試圖改變你的態度(有些評論家甚至會採取錯誤的抨擊方式),那麼,在你完全缺乏經驗的領域,你會傾向於接受評論者提供的意見,相較而言,涉及已經有所了解的領域,你就沒那麼容易被說動。節目裡曾經討論過一部我讀過的小說,評論的觀點和我對這部小說的認識大相徑庭,令我很不以為然。同樣,我也不會因為一家之言而厭煩一部電影。這證明了兩點:評論是否有效取決於其具體內容;評論也絕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糟糕的評論並不是指把某個作品弄「錯」了,而是,並沒有真正理解作品本身。

對一些人而言,評論是藝術的敵人。喬治·克魯尼(GeorgeClooney)似乎就持有這種立場。他告訴一位土耳其記者:「你在談論《索拉里斯星》(Solaris,喬治·克魯尼主演的一部科幻電影)之前,不妨先拍個電影出來。」薩繆爾·傑克遜(SamuelLJackson)也出於同樣立場攻擊了《紐約時報》影評專人奧·斯科特(AOScott)對《復仇者》(Avengers)的負面點評(斯科特的批評包括諸如「令人煎熬的」「混亂而空洞的」「臃腫的」「憤世嫉俗的」)。這次口舌之爭促使斯科特寫作《批評改善生活》(BetterLivingThroughCriticism),以此作為他的詰問和防禦。其中,被斯科特稱為「反批評話語」的術語甚至追溯到了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格勞肯。

原出版行業雜誌編輯尼古拉斯·克利(NicholasClee)在一篇新作中也提供了他對「反批評話語」的看法,他認為大量可能不盡正確的文學批評和影響了獎項評審的言論或許導致很多傑出的作品被低估。這些所謂「傑出的」作品大部分是他本人很喜歡的犯罪小說。對於有些作品而言,評論的標準是盲目的。克利本人也內疚地承認,1993年布克獎評選時,他將一件提交上來的作品評價為「驚悚的」,其核心觀點是作品「絲毫體現不出文學價值」。儘管克利的評論文章很有可讀性,也有不少讀者喜歡他別出心裁的各種吐槽。然而,他最終也沒能達到詩人奧登(W.H.Auden)所要求的那樣——一個評論家必須描繪他自己的伊甸園。奧登曾說過,一個人寫詩或寫小說,則伊甸園的夢想只是他自己的事,但一旦他開始寫文學評論,則需要向讀者描繪那個伊甸園,以便讀者身臨其境地去判斷他的判斷。

假如你同意克利的觀點,認為評論人對某些小說的評價是不公平的。那麼近十五年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隨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行業的衝擊和重塑,「評論人的觀點」還有價值嗎?

霍曼·巴雷卡特(HoumanBarekat)、羅伯特·巴里(RobertBarry)、大衛·溫特(DavidWinters)等合著的《數字批評家:在線文學培養》(TheDigitalCritic:LiteraryCultureOnline)一書中,記者、博客寫手、學者、編輯們紛紛給出了在網絡時代對文學評論的意義的思考。相對於傳統媒體自上而下的結構,網絡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費的文章、作為職業的博客寫作,等等。這本書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於,網絡評論對文學評論傳統所造成的根本影響——如伯里所描述的那樣:「線上批評快如迅雷,又極具吸引力。」他採用了一組2015年肯尼斯·戈德斯密斯(KennethGoldsmith)在布朗大學閱讀詩歌作品之後所統計的評論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正如分析人士路易斯·伯里(LouisBury)所言,網絡時代的評論會像蔓草似地覆蓋掉原始的文本,使其僅剩一個迷濛的輪廓。當書評取代了書籍本身,評論的波濤淹沒了文本本身,導致的結果是,出現了大量對當前觀點進行總結的文章。這一切想起來就令人沮喪——還有多少文化交流是我們不可能追上而終將錯過的?

《數字批評家》的作者們認為,評論與多個領域有關,也承認評論的內在價值。但是,我更加贊同斯科特不無焦慮的觀點:「評論家們漫步在故事、圖像、聲音和口味等等所建構的迷宮裡,一邊懷疑,一邊追尋有關自身經歷的最終價值。我應該喜歡這些嗎?這是切中鵠的的文字嗎?」然而評論是否真的如他所期待的那樣高貴而重要呢?有時候,我想我會更同意奧登的觀點:「我從不寫評論,除非別人要求我這麼做……我希望字裡行間都有愛,我撰寫評論是因為,我需要維持生計。」


行走着閱讀

那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終於攢夠了錢,急急地去書店買下一本心儀已久的書。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漸漸地沉入情節的意境之中,便渾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狀態。記得當時從書店回來常走的那條路極僻靜,絕少人車,所以可以放心地邊走邊看。

第一次在車上讀書,還是14歲那年。

那是一個5月,我家從農村搬進縣城。親戚開着大貨車,車後裝滿了雜亂物什,我就蜷縮於其間。正是上午,汽車穿村過野,便漸漸看慣了不變的風景。忽見身後倚着的紙箱,知其中裝着父親的藏書,便打開,找到那本還未讀完的,便於疾行的車後看了起來。直到車停下,才驟然而醒。現在想來,那時那刻,應多看看離鄉的路,因為那一走,許多年後才重又回歸。當故鄉夜夜入夢的日子,回想當日的離別,正因為有了書,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幾許愁緒。

上大學時,也常常願意去大操場上邊散步邊看書。有那麼一個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樣沿着跑道開始讀書。

在這樣美麗的黃昏,別人都在過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場上幾乎少有人跡。天邊雲霞燦爛,長風流淌,緩緩地綻放我閱讀的背景。

正神遊書中之時,便覺撞上一人,然後便聽到一聲低低的驚叫。急抬頭,竟愣住,原來被撞的那個女生也正捧着本書,看來我們行為相同,只不過相對而行。更為驚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書與我的竟是同一本!於是我們便有了驚喜,開始討論起書中的情節來。

10年之後的一個晚上,在網上遇見當年的女生,打過招呼,問她現在做什麼,她回答在網上看書。然後她對我說:「真想念大學時,行走在黃昏的大操場上,手捧一本書細細地看,周圍是輕風流動……」

剎那間,遠去的歲月又重回眼前。便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沒有那樣讀過書了,緩慢的腳步踏動着每一分寧靜,心卻隨書中的一切隨喜隨憂。那一份情懷已在歲月中滄桑遙遠,只於回憶中重溫一次又一次的靜美。

有一次坐火車去西部,極遙遠的路程,極漫長的過程,臨窗而坐,幸好手中有書。在微微的顛簸顫動中,走進那些別人的故事。

有時忽而從書中驚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嶺,皆在瞬間划過眼睛,飄搖遠去。便有了一種驚棲兩幻渾不知書里書外的不真實感,別有一番情趣意蘊在心中。

有時一本書讀罷,而旅途未半,便於車廂中搜尋,找那同樣讀書之人交換閱讀。枯燥的行程,因為有了書的存在而生動起來。

而現在的我,讀書之時多是或坐或臥,不願移動半分,雖身靜,心卻無復當年的恬然與靈動。便明白,有的時候,書依然是那些書,因為閱讀方式的不同而感觸迥異。是啊,多想在落日的餘暉里,踩着一地的紅霞,迎着清清的長風,再次走進書卷的清香里,陶醉了夢也陶醉了人生。

說牆

河北一考生

被困在無形的牆之間,有人選擇守株待兔,也有人不甘寂寞把牆打破,於是便有了他的悲痛,他的悠然,他的灑脫。

——南唐後主

隨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呵斥,你的生命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上寫滿了你的寂寞與無奈。你獨自一人登上西樓,彎月如鈎,勾起你心中縷縷憂愁;剪不斷,理卻仍亂,縈繞在心間的是數不清,記不明的離愁啊!放開手終願隨鴻雁南去,但「路遙歸夢難成」、「砌下梅花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踏着滿地的落紅,數着片片落葉,一堵牆從心底爬上來,圍住了你的心。這牆是心靈的愁。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陶淵明,你寒窗苦讀,考取功名,本想憑藉自己的才華,在黑暗中凸現一縷光芒,卻終不得願。心被困住了,忠心被阻擋在大牆之外。官場中,你被讒言所繞。最終你拋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歸隱田園種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鋤頭打破那堵世俗之牆。於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為宅,與菊為侶,南山為伴,臥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氣,你是那個時代的「叛徒」,魏晉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圍,征服了一個時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場的圍牆。這牆是官場的黑暗。

——李白

「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確,寒窗十載你一朝成名,推開那紙醉金迷的虛幻繁華大門,便很難出來,你被那高牆所圍,縱有高力士脫靴,貴妃磨墨,御手調湯,也掩不住內心的豪情,不安的才氣,前途不見去路,終於氣自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衝破高牆無形的桎梏,你為盛唐添加了別樣的浪漫光輝。「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醉臥長安,為何茫茫然環顧左右?你翩然而行,大道坦坦如青天,為何驚嘆行路之難?一壺酒醉了整個天下,有了酒,有了詩,便有了無羈無絆的人生。這牆是精神的枷鎖。

牆是什麼?牆是困住南唐後主的離愁,是纏繞在陶淵明心頭的黑暗,是禁錮李白思想的枷鎖……


遊戲

小時候,只要一有空,我們便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玩遊戲。兒時的遊戲花樣可多啦!踢毽子,丟沙包,老鷹捉小雞,跳繩,捉迷藏都是我們常玩的。讀書後,每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我們一個個像離弦的劍似的飛向操場,跟自己的夥伴做那些愛玩的遊戲,校園裡總是歡笑聲一片。那些遊戲如春天的青菜般,一段時間過後便會「過時」,再過一段時間又會玩出新花樣,要在很長一段時間看到他們玩同一種遊戲是很難的。每逢六一兒童節,更是玩得不亦樂乎,參與各種遊戲,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去換取各種愛吃的糖,那種感覺真是太棒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地流逝,人也會長大。告別小學,告別六一,踏入初中,覺得自己成熟了不少,不像小時候那麼愛玩,即使有,也明白要有個「度」,不能那麼瘋。可是,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又把我帶活了,她從不冷落我,陪我玩「真心話大冒險」。體育課上,我們會一起打羽毛球。放學時,有空的話會在人少的地方比賽騎車,看誰騎得快。有段時間,我們都嘴饞,想吃零食,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說:「我們玩個遊戲吧,誰也不能亂花錢,誰花錢買零食了就罰抄課文。」我笑着答應了。每次想到這些,心裡都會覺得樂滋滋的。

社會進步了,家裡的經濟也不斷改善,我的家也裝上了電腦,網上的東西應有盡有,它讓我們感知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也讓見識了不少新鮮遊戲,比如牌類的、麻將類的,還有些虛偽打架類的。現在望向窗外,很少有看到小朋友再丟沙包,跳繩了,是什麼導致了這些?難道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在屋裡玩着電腦,玩着網上的遊戲?也許是的,現在的孩子很小都會玩電腦了,只是有些人不能正確使用電腦。

如果有同齡人問我要不要玩遊戲,我一定會笑着問玩什麼。如果有緣與我記憶里的那些人像以前那樣遊戲,我的快樂將會重現。


校服問題

漢服?


曾有人總結中國校服有迷之「六大經典款」:幻影全藍、環保綠白、美之全白、炫酷藍白、炫酷三色和邪魅紅白……通常男女生的校服看上去完全相同,大多為非常寬鬆的運動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