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雲是黑的: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无编辑摘要
第193行: 第193行:




==關於飲食==
{| class="wikitable"
|+評價飲食之基礎
|1. 個人偏好(厭惡與喜愛):
通常在推薦、分享料理的時候,有一點是一定要注意且不可否定的,那就是「個人偏好」。比如不喜歡吃茄子,那無論如何茄子都必須被避開,不可能以「因為還沒吃過好吃的茄子」為由,強迫對方去吃。簡單一點說,把個人偏好當作是那個人對這個食材過敏就好了。食物這麼多,沒有必要刻意勉強他人去吃特定的食材。(啊,我們生存在多幸福的時代啊)如果對方願意嘗試,自然是另一回事,不過很有可能得到「今天的茄子也只是個普通的茄子」(並沒有某改變對茄子的印象)的結果。


反向來說,個人偏好的喜愛也不能予以否定,甚且沒有辦法做出任何評價。
飲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直接感受」,這個炒飯好好吃,那個拉麵我喜歡。這些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後續開始建立起評價系統、有道理的講述為什麼一個東西好吃、甚至鑽研到製程、調理法,都是為了更好的將自己的喜愛分享出去。
所謂的飲食,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只能展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給他人,但絕對不能勉強他人如我們一樣的活著。對一個人而言最好的生存方式,對另一個人而言可能就是地獄。
2.味覺記憶(歷史文化的味道):
人對於飲食的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從小到大吃的東西的影響。個人的飲食偏好便奠基在歷史文化之上。舉例來說,一部分台灣人對納豆的味道無法接受,一部分的日本人對臭豆腐無法接受。同樣都是發酵製品,但因為不在自己的味覺記憶之中歸屬於食物的風味,於是便在個人偏好上被排除了。當然,能夠接受的人,往往是基於自身的開放性和味覺的資料庫夠大,所以接受度就更高了。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如同台南人吃到不甜的醬油,會受到衝擊是一樣的。衝擊之後,接受與否則是另外一回事了。最主要我想說的還是,大家吃過的東西累積起來,造成每個人對分別的料理的偏好有所差異。這無關乎好壞。
3. 正統:
有些人會追求食物的正統性。但其實正統並不總是與「好吃」綁在一起。追求正統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理解這個料理的歷史。但飲食本來就是不斷的被「改良」同時又包含著「懷舊」的事物。如果真的追尋飲食的傳統的話,我們可能只能找找史前好朋友,學習一下如何把肉烤焦。
這方面有更多專業的資料,可以看看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於飲食的考究。
4. 資料庫:
當我們吃得夠多,並且有專注在感受上,而不單單是服從個人偏好或者社群中的聲浪時,我們就會建立一個比較明確的飲食資料庫。舉例來說,品酒師可以判別出酒中的各種風味,咖啡師能夠判別出咖啡豆的處理法等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有足夠的資料庫和背景知識,才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入門者其實也都感受(sense)到這些不同的風味,只是無法指認(recognize),並不在知覺(perception)之中。
資料庫是透過數量來達到知覺的質量,因此一個人確實可以誇耀自己在某個領域嘗試過多少品項。不過除了數量之外,過程也相當重要,如果只是累積了數量卻沒有足夠的感知的話,那麼知覺仍然是空虛的,沒有辦法做出恰當的描述。
5. 評論的權威:
但是難道一個資料庫夠充實、知覺質量夠好的人,就是權威嗎?並不是的。
我們仍然要記得,至始而終都是為了分享一種「生活方式」,酒款、咖啡的描述只是為了溝通,而不是為了展示個人能力。甚且只能輔助還未學習這套溝通方式的人,一同進入某一套「評價系統」之中,使用相似的語彙來進行溝通。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在還未真正嘗試之前,就找尋到合適於自己的作品。真正的生活是遠大於評價系統的。
6. 品評:
不過,我們仍然能夠品評一道料理的好與壞。不是根據個人偏好,也不是根據風味描述的精準度,而是從一道料理如何被產出來評價。這點仰賴的是大量的知識:包含料理的歷史文化、調理法、對原料的認識度、製程、足夠的味覺資料庫以及對於這個產業的整體認識。
品評絕對不是「這不好吃」(個人偏好),也不只是「湯頭濃郁,帶有花蛤和濃厚豚骨風味」(描述性的評價)。真正的品評甚至必須考量到客群、環境、服務、定價、料理本身,一個整體性的美食評論才能夠真正的出現。品評是,即便自己在偏好上不喜歡,也仍然能夠說出優點與缺點的評價方式。固然這仍然不如生活那般廣闊,仍然是從屬於某套價值體系,但至少,先把遊戲規則說清楚,自己的評價原則是什麼,這樣一來,所有人也都可以挑選與自己偏好相近的價值體系,一同分享著希望傳達給他人的事物了。
|}
{| class="wikitable"
|+關於酒的描述與品味
|在推廣酒類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隱憂,會不會在推廣的時候被誤認為其實面對酒是需要有「品味」的呢?品味這東西大概就跟正宗一樣吧,並不是必要的東西。
真正必要的東西是「感受」,或者更廣一點來說:「整體的體驗」。如果剝除了體驗,剩下的也就只會是一些資訊的堆疊。剛開始接觸任何東西時,如果面對的是高資訊量的門檻的話,不論是任何事都會備感壓力,只剩下智性還在運作,知覺卻消散在這個理論的世界之中。因此,最重要的仍然是那個吸引自己最原初的動機。
大學時期的我,最多也就喝喝台啤,連調酒也沒有見識過,頂多聽過「長島冰茶」多烈、多可怕。有次與要好的朋友一起在台北喝精釀啤酒,喝了兩公升的啤酒之後,受邀到他的家中品嘗他珍藏的酒款。一入門就是金門高粱的三節配酒,接著就是六、七款英格蘭、蘇格蘭威士忌的洗禮。純飲完之後,加冰再品嘗一次。第一次體驗到,原來喝酒可以是五感完全開放的一件事情。有些酒入口之後,全身像是被木質調暖感所包覆,如同自身處在木桶之中一樣。有些則在眼前呈現光暈流轉的琥珀寶石模樣。這與當時我自己在進行的研究(關於聯覺以及日常感官的互用)十分相關,等於是讓我在體驗上直接感受到什麼是透過視覺呈現味覺,透過本體感覺呈現嗅覺等等的有趣經驗。當然,這樣的飲酒量真的是太超過了……直到兩天後,我的呼吸都還有著木桶香氣。
藉由這個契機,我開始去調酒吧消費。
很幸運的是,才去了前幾次,就得到資深前輩的經驗分享。對於酒吧來說,酒的味道頂多占60%,換言之,只要風味上不要難喝、能夠符合消費者對於風味的喜好就行。剩下的是環境、服務,以及面前的這杯酒嘗試傳達的東西。相較於我當時日常的思維方式,這是全然不同的觀點。也因為接觸了調酒,去看了《王牌酒保》這套漫畫。迄今我個人的服務觀念,有許多都仍然是從這套漫畫中學習而來的。
在某次打算前去常去的調酒吧時,卻發現自己忘了當天是唯一一天的公休日。想起在吧檯與熟客閒聊時有提到,附近有一些新開的酒吧,便又轉向踏入另一扇門。字面上的意義和隱喻上的意義都有。我後來所走入的酒吧是一間清酒吧。本來就十分喜愛日本文化的我,第一次喝到日本酒的口感和風味實在是令人很驚艷。有些人說:「烈酒用以暖身,日本酒用以暖心。」雖然不論哪種酒款,我想都包含了暖心的面向,但於我個人的體驗,確實深深被日本酒柔和的口感與細緻的風味所吸引,後來也就踏入這個行業之中。
回頭來說最一開始的話題,如果對於酒款,必須要能夠細緻描述香氣、能夠說出背後的歷史故事,才算懂喝酒的話,壓力實在太大了。最一開始對於酒的描述,可能只是:「坐在海邊望著星空」、「第一次約會時羞澀的感覺」等等的抽象表達,甚至這些表達對我來說更接近真正的表達。至於後來的:「帶有韋特糖、柑橘果乾香氣,入口滑順,酒感輕盈,尾韻綿長」等等的描述,反而是為了方便溝通所建立的人工系統。這套人造的描述系統是為了幫助我們在同一個用語環境底下進行溝通,而不是一種位階的呈現。
酒在最一開始就與人的生活不可分離,不論是祭祀用,又或者是透過發酵確保飲用的是乾淨的水分來源。直至此刻,各類酒款的工藝技術可說是登峰造極,我們必須將其視為人類始終在追求一種更好的生活,是整體水平的提升,而不是透過貶低某些族群來凸顯自己有多麼美好。
暢飲店也好、居家調酒也好、專業職人調酒吧、專業單杯店都好,沒有哪個優於另一個,唯一有差異的,僅僅在於何者能夠滿足一個人的心。
祝大家都心有所屬
|}




4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