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雲是黑的: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簡介==
==簡介==
留存此地作為心願,亦即,成為燈塔。我必須將自己更為壯大,更為穩定,更為堅實。在滔天海濤中,仍能使人辨識方向,使人明白自己想前去的方向何在。無論是啟程還是歸途亦然。無涯境地遙遠,燈塔所在之處,即有大陸。{{Color|white|給悠然}}
 若有人問說:「你在忙些什麼?」請和他說,我忙著活著。
 若有人問說:「你在忙些什麼?」請和他說,我忙著活著。




第16行: 第22行:


 具有眾多的ID,由2013年長期使用的「黑桐幹也」,中間曾經使用過「[[@木言]]」、「Tod」、「S」,直至目前在使用的是:「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來自於新橋戀人的台詞:「有人愛你,若你已然愛他,明天就對他說:『天空是白的』。如果是我,我便回答說:『但雲是黑的』。如此,便知道我們彼此相愛了。」
 具有眾多的ID,由2013年長期使用的「黑桐幹也」,中間曾經使用過「[[@木言]]」、「Tod」、「S」,直至目前在使用的是:「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來自於新橋戀人的台詞:「有人愛你,若你已然愛他,明天就對他說:『天空是白的』。如果是我,我便回答說:『但雲是黑的』。如此,便知道我們彼此相愛了。」
以動物代表自己,是小黑貓:沉穩安靜,但又充滿好奇心,有時候會不小心太過靠近產生好奇的對象。
以花代表自己,以前是紫藤,現在是含羞草。紫藤意味著那種病嬌式的愛,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對方也無所謂。含羞草則是mimosa,來源自mimicry。模仿著這世間萬物而活動。彷如鏡子一般。不過鏡子在破碎之後就會產生自我意識了。映照著另一面鏡子時,也能察覺裂痕是在自己身上。這樣的自我認知使得自己更加的在意與他人的互動。不要好為人師,不要說教,對於他人感受的感受,是時候該拿回一些,即便會感到痛苦。以他人為目的而行為。
以顏色代表自己,以前是黑藍色,現在是藏青色。這個轉變大概只是多了些布爾喬亞的氣息罷了。




==若我是建築==
==若我是建築==
 這裡有著一座碩大的迷宮,迷宮彷如沒有盡頭,隨意進入可在四周找尋到一些遺落的物件。若想離開時,迷宮則會自動讓出一條通往出口的道路。費盡氣力來到終點時,眼前有著的是巨大的城堡。城堡以機械的樂隊歡迎來訪者,各個房間有著不同的財寶,可以自由的探索與拿取,唯獨城堡中心有著一道上鎖的門。門的鑰匙貼心的放在房門外的小桌上。打開房門,裡頭是獨自一人處著,始終沒人來探望的存在。後來這個人找到了些方法離開了迷宮。環繞著城堡的護城河畔多了間小小的茶屋。他便穿梭在城堡、茶屋與迷宮之中。迷霧有時會繚繞著天地,他也就在迷宮之中入睡了。
 這裡有著一座碩大的迷宮,迷宮彷如沒有盡頭,隨意進入可在四周找尋到一些遺落的物件。若想離開時,迷宮則會自動讓出一條通往出口的道路 ,一旦踏出,就連入口也休想在輕易找到 。費盡氣力來到終點時,眼前有著的是巨大的城堡。城堡以機械的樂隊歡迎來訪者,各個房間有著不同的財寶,可以自由的探索與拿取,唯獨城堡中心有著一道上鎖的門。門的鑰匙貼心的放在房門外的小桌上。打開房門,裡頭是獨自一人處著,始終沒人來探望的存在。後來這個人找到了些方法離開了迷宮。環繞著城堡的護城河畔多了間小小的茶屋。他便穿梭在城堡、茶屋與迷宮之中。迷霧有時會繚繞著天地,他也就在迷宮之中入睡了。




第180行: 第193行: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 哲學普及短文,致寒鴉 ==
  哲學,這是由日本學者翻譯philosophy 一詞而來。取「哲人之學」為其意義。但從歷史上來看,哲學指得其實就是西方,由古希臘為中心開始發展的一套思想體系。東方有沒有哲學?這是個問題。但東方肯定有思想。只是這些思想並不一定符合西方哲學的架構。Philosophy 由philia 和Sophia 兩個字詞組成,意思是愛智慧,而philosopher ,哲學家,字面上的意義就是愛智者。可是這個學問與其他的學問有什麼差異呢?
  在有記錄以來,第一個成為哲學家的人叫做泰利斯,他提出了第一個哲學問題:「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有別於行星如何運作,動物如何分類,這些被稱為自然哲學(naturphilosophy)的學問,關於事物本身是什麼?這樣的問題第一次被提出了。哲學由此開始發展,除了詢問事物本身是什麼的「形上學」之外,還有著我們如何認識這些事物的「知識論/認識論」以及事物該如何運作,包含人該如何行為的「倫理學」。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倫理學ethics一詞,最一開始來自ethos ,意思是馬兒吃草的地方。翻譯成現代化,就是風俗習慣。因此亞里斯多德也說,倫理不是學問,而是協助我們尋找射箭的方向即便看不到箭靶,至少也不能朝著相反地方向射箭,這樣才有機會射中。
  西方哲學在現代,主要以剛剛提及的三個大領域為主,分別是:1.討論事物本質的「形上學」,這也包含世界的基本架構。2.討論事物如何被認識、人類的認識活動的「認識論」,以及3.討論何謂善/惡的「倫理學/道德論」。這些理論構成了各個現代學科發展的基礎。其他的學科可以直接借用已經發展出來的哲學理論作為預設來去進行後續研究。題外話,所謂的現代學科意指,以特定的研究方法對特定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學問。因此數學不能處理心理學的問題,反之亦然。但心理學可能借助數學的工具,反之亦然。至於漫長的西洋哲學史,我就不多說了,那說下去是一個學期以上的課程。
  但可以快轉到現代在提問的問題。笛卡爾是現代哲學的第一人,相當重要的哲學家。他同時也是理性主義思潮的第一人。他的主要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疑問,什麼東西能算是穩固的知識體系的基礎?為此他採用了懷疑方法,常是檢驗一切東西,直到找到欲疑而不可疑的東西作為知識基礎。那是我們的感官嗎?可是做夢的時候一樣有感官。所以感官無法成為基礎。那是像數學幾何這類的思維嗎?可是有可能有惡魔會欺騙我們,導致我們覺得1+1=2,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證明這是真的。懷疑到最後,他發現,即便有強大的惡魔想欺騙我們,但至少我們也得在思考才能被欺騙。笛卡爾因此歸結出,「思維活動」就是知識基礎,但是他進行了一個跳躍,就是思維活動一定有思維主體,因此「我」就是那個知識的基礎。
  可是這造成了接下來四百多年的哲學大問題。也就是,作為意識層面的「我」,和作為身體的「我」在笛卡爾的論證中,處於兩個不同的階段,而且彼此是不同種類的東西。那麼我想要把手舉起來,手就真的舉起來了,這就成為很神奇的事情。在哲學史上,被稱為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接下來的所有哲學家基本上都在討論如何跨越這個問題。直到二十世紀,西方的胡塞爾提出要做出更徹底的還原,我們連主體也不要假設,只從意識活動(現象)開始研究。東方則有西田幾多郎提出同樣的進路。雖然兩者後來發展的路線不太一樣就是了。
  到我們現在。我們仍然可以討論非常古早時期的哲學問題,也可以討論新生的哲學問題。但重點在於,我們對於問題的討論必須要具備問題意識。換句話說,為什麼一個問題值得討論?比如剛剛提到的,如果意識與物是不同的東西,為什麼可以互相干涉呢?(想把手舉起來,手就舉起來了)。如果產生了這類的好奇時,恭喜,你很適合接觸哲學。如果沒有這類的煩惱的話,哲學其實也並不是一個必要的東西。只有當我們對世界的預設產生懷疑與好奇的時候,哲學才會發揮作用。如果只是將世界理所當然的接受,那麼哲學沒有絲毫用處。
(下台一鞠躬)


== 一些公開過的小說 ==
== 一些公開過的小說 ==
第190行: 第217行:




[https://www.kadokado.com.tw/book/29239 我們要將天空拉拔至大地上](連載中):一封很長的情書。


==關於飲食==
{| class="wikitable"
|+評價飲食之基礎
|1. 個人偏好(厭惡與喜愛):
通常在推薦、分享料理的時候,有一點是一定要注意且不可否定的,那就是「個人偏好」。比如不喜歡吃茄子,那無論如何茄子都必須被避開,不可能以「因為還沒吃過好吃的茄子」為由,強迫對方去吃。簡單一點說,把個人偏好當作是那個人對這個食材過敏就好了。食物這麼多,沒有必要刻意勉強他人去吃特定的食材。(啊,我們生存在多幸福的時代啊)如果對方願意嘗試,自然是另一回事,不過很有可能得到「今天的茄子也只是個普通的茄子」(並沒有某改變對茄子的印象)的結果。
反向來說,個人偏好的喜愛也不能予以否定,甚且沒有辦法做出任何評價。
飲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直接感受」,這個炒飯好好吃,那個拉麵我喜歡。這些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後續開始建立起評價系統、有道理的講述為什麼一個東西好吃、甚至鑽研到製程、調理法,都是為了更好的將自己的喜愛分享出去。
所謂的飲食,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只能展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給他人,但絕對不能勉強他人如我們一樣的活著。對一個人而言最好的生存方式,對另一個人而言可能就是地獄。
2.味覺記憶(歷史文化的味道):
人對於飲食的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從小到大吃的東西的影響。個人的飲食偏好便奠基在歷史文化之上。舉例來說,一部分台灣人對納豆的味道無法接受,一部分的日本人對臭豆腐無法接受。同樣都是發酵製品,但因為不在自己的味覺記憶之中歸屬於食物的風味,於是便在個人偏好上被排除了。當然,能夠接受的人,往往是基於自身的開放性和味覺的資料庫夠大,所以接受度就更高了。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如同台南人吃到不甜的醬油,會受到衝擊是一樣的。衝擊之後,接受與否則是另外一回事了。最主要我想說的還是,大家吃過的東西累積起來,造成每個人對分別的料理的偏好有所差異。這無關乎好壞。
3. 正統:
有些人會追求食物的正統性。但其實正統並不總是與「好吃」綁在一起。追求正統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理解這個料理的歷史。但飲食本來就是不斷的被「改良」同時又包含著「懷舊」的事物。如果真的追尋飲食的傳統的話,我們可能只能找找史前好朋友,學習一下如何把肉烤焦。
這方面有更多專業的資料,可以看看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於飲食的考究。
4. 資料庫:
當我們吃得夠多,並且有專注在感受上,而不單單是服從個人偏好或者社群中的聲浪時,我們就會建立一個比較明確的飲食資料庫。舉例來說,品酒師可以判別出酒中的各種風味,咖啡師能夠判別出咖啡豆的處理法等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有足夠的資料庫和背景知識,才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入門者其實也都感受(sense)到這些不同的風味,只是無法指認(recognize),並不在知覺(perception)之中。
資料庫是透過數量來達到知覺的質量,因此一個人確實可以誇耀自己在某個領域嘗試過多少品項。不過除了數量之外,過程也相當重要,如果只是累積了數量卻沒有足夠的感知的話,那麼知覺仍然是空虛的,沒有辦法做出恰當的描述。
5. 評論的權威:
但是難道一個資料庫夠充實、知覺質量夠好的人,就是權威嗎?並不是的。
我們仍然要記得,至始而終都是為了分享一種「生活方式」,酒款、咖啡的描述只是為了溝通,而不是為了展示個人能力。甚且只能輔助還未學習這套溝通方式的人,一同進入某一套「評價系統」之中,使用相似的語彙來進行溝通。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在還未真正嘗試之前,就找尋到合適於自己的作品。真正的生活是遠大於評價系統的。
6. 品評:
不過,我們仍然能夠品評一道料理的好與壞。不是根據個人偏好,也不是根據風味描述的精準度,而是從一道料理如何被產出來評價。這點仰賴的是大量的知識:包含料理的歷史文化、調理法、對原料的認識度、製程、足夠的味覺資料庫以及對於這個產業的整體認識。
品評絕對不是「這不好吃」(個人偏好),也不只是「湯頭濃郁,帶有花蛤和濃厚豚骨風味」(描述性的評價)。真正的品評甚至必須考量到客群、環境、服務、定價、料理本身,一個整體性的美食評論才能夠真正的出現。品評是,即便自己在偏好上不喜歡,也仍然能夠說出優點與缺點的評價方式。固然這仍然不如生活那般廣闊,仍然是從屬於某套價值體系,但至少,先把遊戲規則說清楚,自己的評價原則是什麼,這樣一來,所有人也都可以挑選與自己偏好相近的價值體系,一同分享著希望傳達給他人的事物了。
|}
{| class="wikitable"
|+關於酒的描述與品味
|在推廣酒類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隱憂,會不會在推廣的時候被誤認為其實面對酒是需要有「品味」的呢?品味這東西大概就跟正宗一樣吧,並不是必要的東西。
真正必要的東西是「感受」,或者更廣一點來說:「整體的體驗」。如果剝除了體驗,剩下的也就只會是一些資訊的堆疊。剛開始接觸任何東西時,如果面對的是高資訊量的門檻的話,不論是任何事都會備感壓力,只剩下智性還在運作,知覺卻消散在這個理論的世界之中。因此,最重要的仍然是那個吸引自己最原初的動機。
大學時期的我,最多也就喝喝台啤,連調酒也沒有見識過,頂多聽過「長島冰茶」多烈、多可怕。有次與要好的朋友一起在台北喝精釀啤酒,喝了兩公升的啤酒之後,受邀到他的家中品嘗他珍藏的酒款。一入門就是金門高粱的三節配酒,接著就是六、七款英格蘭、蘇格蘭威士忌的洗禮。純飲完之後,加冰再品嘗一次。第一次體驗到,原來喝酒可以是五感完全開放的一件事情。有些酒入口之後,全身像是被木質調暖感所包覆,如同自身處在木桶之中一樣。有些則在眼前呈現光暈流轉的琥珀寶石模樣。這與當時我自己在進行的研究(關於聯覺以及日常感官的互用)十分相關,等於是讓我在體驗上直接感受到什麼是透過視覺呈現味覺,透過本體感覺呈現嗅覺等等的有趣經驗。當然,這樣的飲酒量真的是太超過了……直到兩天後,我的呼吸都還有著木桶香氣。
藉由這個契機,我開始去調酒吧消費。
很幸運的是,才去了前幾次,就得到資深前輩的經驗分享。對於酒吧來說,酒的味道頂多占60%,換言之,只要風味上不要難喝、能夠符合消費者對於風味的喜好就行。剩下的是環境、服務,以及面前的這杯酒嘗試傳達的東西。相較於我當時日常的思維方式,這是全然不同的觀點。也因為接觸了調酒,去看了《王牌酒保》這套漫畫。迄今我個人的服務觀念,有許多都仍然是從這套漫畫中學習而來的。
在某次打算前去常去的調酒吧時,卻發現自己忘了當天是唯一一天的公休日。想起在吧檯與熟客閒聊時有提到,附近有一些新開的酒吧,便又轉向踏入另一扇門。字面上的意義和隱喻上的意義都有。我後來所走入的酒吧是一間清酒吧。本來就十分喜愛日本文化的我,第一次喝到日本酒的口感和風味實在是令人很驚艷。有些人說:「烈酒用以暖身,日本酒用以暖心。」雖然不論哪種酒款,我想都包含了暖心的面向,但於我個人的體驗,確實深深被日本酒柔和的口感與細緻的風味所吸引,後來也就踏入這個行業之中。
回頭來說最一開始的話題,如果對於酒款,必須要能夠細緻描述香氣、能夠說出背後的歷史故事,才算懂喝酒的話,壓力實在太大了。最一開始對於酒的描述,可能只是:「坐在海邊望著星空」、「第一次約會時羞澀的感覺」等等的抽象表達,甚至這些表達對我來說更接近真正的表達。至於後來的:「帶有韋特糖、柑橘果乾香氣,入口滑順,酒感輕盈,尾韻綿長」等等的描述,反而是為了方便溝通所建立的人工系統。這套人造的描述系統是為了幫助我們在同一個用語環境底下進行溝通,而不是一種位階的呈現。
酒在最一開始就與人的生活不可分離,不論是祭祀用,又或者是透過發酵確保飲用的是乾淨的水分來源。直至此刻,各類酒款的工藝技術可說是登峰造極,我們必須將其視為人類始終在追求一種更好的生活,是整體水平的提升,而不是透過貶低某些族群來凸顯自己有多麼美好。


暢飲店也好、居家調酒也好、專業職人調酒吧、專業單杯店都好,沒有哪個優於另一個,唯一有差異的,僅僅在於何者能夠滿足一個人的心。


祝大家都心有所屬
|}




4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