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高级移动版编辑
 
(未显示2个用户的1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


“ 同 ” 指异体字;
“ 通 ” 指通假字。
1) 重点字词
2) 通假字
3) 古今异义
4) 一词多义
5) 词类活用
6) 特殊句型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7) 重点句翻译
=== 字词===
 与:同“欤(yú)”,语气词。
 与:同“欤(yú)”,语气词。


第7行: 第37行:


2.同“缺”,空缺(略无阙处)
2.同“缺”,空缺(略无阙处)
 
终制: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
 
孝弟:弟,同“悌”
不行:没有应征
就学:从师学习
即位:登位/登基
元:开始,最初
特:单独;单单;特地
啻:但;只;仅
 旦日,指的是过去的第二天,是站在现在的角度上看已发生的过去的事情;明日,指的是未来的第二天。
 旦日,指的是过去的第二天,是站在现在的角度上看已发生的过去的事情;明日,指的是未来的第二天。
 
哀荣: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死后办得很隆重的丧事。 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师表==




== 出师表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困劳穷乏,这实在是处在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
 先帝开创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困劳穷乏,这实在是处在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
第101行: 第137行:
 现在我将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现在我将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




文章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答: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三点即可)
答:
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②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先帝”一词有何用意
答:依据先帝遗志提建议,不仅语言得体,符合臣子身份;同时言辞恳切,激励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完成统一大业。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使众人信服。
为人处世之道:
【甲】 亲贤臣,远小人。
【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相同用人之道:
亲贤远佞,任人唯贤,注重德行。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
同:重用人才,善用人才.
异: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 鱼我所欲也 ==
== 鱼我所欲也 ==
第148行: 第274行:
 共同追求:舍生取义
 共同追求:舍生取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第181行: 第307行: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富贵不能淫==
== 富贵不能淫 ==


  
  
第202行: 第327行:
3.朱自清令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3.朱自清令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 送东阳马生序 ==
 
==送东阳马生序==


 嗜:特别爱好。
 嗜:特别爱好。
第296行: 第419行: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马生用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他)自称少时对于学习用心努力,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他的父母,我特意将治学的艰难告诉他。说我勉励同乡学习,是我的志意;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好而在同乡前显示骄傲,难道了解我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马生用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他)自称少时对于学习用心努力,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他的父母,我特意将治学的艰难告诉他。说我勉励同乡学习,是我的志意;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好而在同乡前显示骄傲,难道了解我吗?


==课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诚:确实,实在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来看,大王受到的蒙蔽很深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群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院子像集市一样热闹.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邹忌貌美: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得到启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形象:
 
邹忌没有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表明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君子。
 
齐威王是一个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王。
 
结果: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齐国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1.有邹忌这样善于劝谏的贤臣
 
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启示:
 
1
 
国君只有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修明政治,使国家强盛起来。
 
2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对别人劝说应力求委婉,使之愿意接受,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及时改正。)
 
拓展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邹忌委婉规劝,以事设喻(类比说理/由小现大/由家事到国事),更有说服力。
 
诸葛亮直言劝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淳淳告诫,又不失人臣身份。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 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日:“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晏子春秋》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甲】邹忌用自身经历设喻说理,讽劝齐威王;【乙】晏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暗示齐景公,使齐景公顿悟。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如实禀报)。”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诚心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前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将要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于是追赶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枯竭。他们的士气枯竭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大国难以预测,怕有理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下令追赶他们。”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战争的时间、地点、性质和交战的双方。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作用:
 
①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②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③“远谋”一词提挈全文。
 
反映:
 
①曹刿身份卓微,却关心国家大事,以国事为重;
 
②反映曹刿深谋远虑。
 
(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体现“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表现曹刿重视人民的力量。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诚心处理)。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枯竭。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下令追赶他们。
 
形象
 
曹刿
 
爱国(有责任心与爱国情),深谋远虑,(指挥从容,胸有成竹),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做事谨慎,善于把握战机)
 
鲁庄公
 
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
 
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鲁庄公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
 
(2)战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贸然进军;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不知取胜原因。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
 
(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战中,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br />
 
== 三峡 ==
 
三峡修建水电站的理由:
 
1.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醉翁亭记==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泉香而酒洌:  水(酒)清
 
②树林阴翳: 遮蔽
 
③少长咸集: 全,都
 
④茂林修竹: 长,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
 
(3)【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甲】与民同乐.
 
【乙】与友同游之乐
 
== 咏怀古迹(其三)==
 
山川高大雄伟的气象与后文塞外雄浑苍茫的意象是一致的,看似突兀的起笔更烘托出昭君为了祖国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令这种故国之思显示出一种惊天动地的力量。
 
==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
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
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
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
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
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
惊心动魄了。
 
 
==  课外 ==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 


1,45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