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修訂間差異

出自DOLLARS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標籤2017 原始碼編輯
無編輯摘要
標籤流動版編輯 流動版網頁編輯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第2行: 第2行:
<font size="5" face="黑体" font color="red">这篇文字存在重复文字和排版问题,欢迎任何好心人帮忙修改,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谢谢。</font>
<font size="5" face="黑体" font color="red">这篇文字存在重复文字和排版问题,欢迎任何好心人帮忙修改,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谢谢。</font>


行商坐贾 ,流动经营为商,坐店经营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商人。


  唐代以后 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 明清两 代, 多用年号代 皇帝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儒家 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合 为“'''孔孟'''”
 
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时人尊称"'''荀卿'''"。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因遭谗而逝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 提倡"性恶论"
 
* 制天命而用之
 
* 学至于行之而止


* 主张"法后王"
  
  


  
  
1、
1、
 人初生 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 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 岁以下称黄口 。13 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 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 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 岁称及笄之年 。16 岁称碧玉年华 ;20 岁称桃李年华 。24 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子20 岁称弱冠 。30 岁称而立之年 。40 岁称不惑之年 。50 岁称知命之年 。60 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 岁称古稀之年 。80 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 岁称耄 之年 。100 乐期颐。
 
 人初生 婴儿 ,生日称初度 ,不满周岁称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满周岁称周脺,
 
2 至3岁称孩提 ,5至6岁称齿龀、龆龀,幼年儿童称总角、垂髫、总髫,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 岁以下称黄口 ,13 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 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13 岁称豆蔻年华 ,15 岁称及笄之年 ,16 岁称碧玉年华 ,20 岁称桃李年华 ,24 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子15 岁称 总发、束发、成童,20岁称冠、加冠、 弱冠 ,30 岁称而立之年 ,40 岁称不惑之年 ,50 岁称知命之年 ,60 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 岁称古稀之年 ,80 岁称杖朝之年 ,100岁称乐期颐,120岁称花甲重开,140岁称古稀双庆。
 
50至60岁称耆艾,60至70岁称耆耋,70至80 岁称耄 之年
 
艾指50 ,耆指60岁,耋指70岁(一说80岁),耄指80岁(一说90岁)
 
 
2、古代趣称和雅称
2、古代趣称和雅称


3、古代死亡
3、古代死亡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殒:古代泛指死亡.
 殒:古代泛指死亡.
平民-死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殂:古代泛指死亡.
 殂:古代泛指死亡.


 诗人雅号
死:平民
 
殁:死亡。
 
夭折:短命早死。
 
大行:皇帝刚死。取义为一去不复返。
 
登遐:人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又用作帝王死亡的代称。
 
晏驾:帝王死的委婉说法。
 
圆寂:僧尼之死。
 
千秋万岁:婉言帝王之死。
 
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
 
弃养:婉言父母死亡。
 
孤露: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 诗人雅号 ===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第56行: 第117行: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文学并称
=== 文学并称 ===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第80行: 第141行: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世界文学中有 大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两 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 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第94行: 第155行:




 历史十圣
=== 历史十圣 ===
 酒圣 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酒圣 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文圣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文圣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第108行: 第169行:




 现代文常识
== 现代文常识 ==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第132行: 第193行: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现代文阅读考点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考点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
第226行: 第288行:




 中国文学常识
== 中国文学常识 ==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340行: 第402行: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1.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1. (南宋、朱熹、儒家) 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第386行: 第448行: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 秦穆公 宋襄公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第451行: 第513行: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爵位==
==爵位==
第533行: 第593行:


== ==
== ==
 两 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 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世界文学中有 大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於 2020年6月27日 (六) 12:52 的最新修訂

這篇文字存在重複文字和排版問題,歡迎任何好心人幫忙修改,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謝謝。

行商坐賈 ,流動經營為商,坐店經營為賈,二字連用,泛指商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政治思想:仁政,民貴君輕


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年),名,字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時人尊稱"荀卿"。始遊學於齊國,曾在齊國首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的稷下學宮任祭酒。還到過秦國,拜見了秦昭王。因遭讒而逝楚國,任蘭陵(今山東省蘭陵縣)令。

  • 提倡"性惡論"
  • 制天命而用之
  • 學至於行之而止
  • 主張"法後王"


1、

人初生稱嬰兒,生日稱初度,不滿周歲稱襁褓(本義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滿周歲稱周脺,

2至3歲稱孩提,5至6歲稱齒齔、齠齔,幼年兒童稱總角、垂髫、總髫,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摽梅之年

男子15歲稱總發、束髮、成童,20歲稱冠、加冠、弱冠,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70歲稱古稀之年,80歲稱杖朝之年,100歲稱樂期頤,120歲稱花甲重開,140歲稱古稀雙慶。

50至60歲稱耆艾,60至70歲稱耆耋,70至80歲稱耄耋之年。

艾指50歲,耆指60歲,耋指70歲(一說80歲),耄指80歲(一說90歲)


2、古代趣稱和雅稱

3、古代死亡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薨:古代稱候王死叫薨.唐以後二品以上官職死亦以此稱之.

卒:古代稱大夫死曰卒.

不祿:古代稱士死為不祿.

殤:古代稱未成年人死為殤.

殞:古代泛指死亡.

縊:古代稱吊死或絞殺.

殪:古代稱被射死.

殂:古代泛指死亡.

死:平民

歿:死亡。

夭折:短命早死。

大行:皇帝剛死。取義為一去不復返。

登遐:人死的一種委婉說法,又用作帝王死亡的代稱。

晏駕:帝王死的委婉說法。

圓寂:僧尼之死。

千秋萬歲:婉言帝王之死。

見背:父母或長輩去世。

棄養:婉言父母死亡。

孤露: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


詩人雅號

【曹七步】三國魏詩人曹植,曾七步成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詠絮才】東晉女詩人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比擬雪花而聞名。 【七絕聖手】唐代詩人王昌齡善寫七絕。 【茶仙】唐朝文人陸羽,著有《茶經》,外號也稱「茶聖」。 【窮瞎子】唐朝詩人張籍,因其家境貧困、眼疾嚴重,又任過太常寺太祝,故人稱「窮瞎子」。 【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易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詩傑】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狂放,人稱「詩狂」。 【詩家天子】王昌齡,其氣絕寫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詩仙】李白,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詩聖】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 【詩囚】孟郊,作詩苦心孤詣,元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 【詩豪】劉禹錫,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佔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 【詩鬼】李賀的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 【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喻。 【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 【鄭鷓鴣】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此稱。 【崔鴛鴦】崔珏,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謝蝴蝶】北宋詩人謝逸因寫有關蝴蝶的詩共300餘首而聞名。 【張三影】北宋詞人張先因其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且善用「影」字而聞名,又外號「張三中」。 【紅杏尚書】北宋詞人宋祁因其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又任過尚書官職而聞名。 【賀梅子】北宋詞人賀鑄因其詞中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而得名。 【山抹微雲秦學士】北宋詞人秦觀因其詞中有「山抹微雲,天粘衰草」而聞名。 【趙倚樓】晚唐詩人趙嘏,因其詩中有「寒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而得名

文學並稱

屈宋: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和宋玉。 兩司馬:指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和史學、散文家司馬遷,兩人在文學史上都很有影響,後人有「文章西漢兩司馬」之稱。 班馬:也叫「馬班」,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 班張:指東漢班固和張衡,二人都擅長辭賦,班固有《兩都賦》,張衡有《二京賦》。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子曹丕、曹植。 陶謝:指晉末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 初唐四傑:指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王孟:唐詩人王維、孟浩然的並稱。 高岑:唐詩人高適、岑參的並稱。 李杜:指唐詩人李白、杜甫,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被後人稱為小李杜。 韓柳:唐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的並稱。 韓孟:唐文學家韓愈、孟郊的並稱。 元白:指唐詩人元稹、白居易。 三蘇:指北宋文學家蘇洵與子蘇軾、蘇轍,蘇洵稱老蘇,蘇軾稱大蘇,蘇轍稱小蘇。 蘇黃:指北宋文學家蘇軾、黃庭堅。 蘇辛:指北宋文學家蘇軾、辛棄疾。 周柳:宋詞人周邦彥、柳永的並稱。 南宋四大家:指南宋詩人楊萬里、尤袤、范成大、陸游。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當代四大散文家:楊朔、秦牧、魏巍、劉白羽。 歐美三大短篇小說家: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 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中的《國風》、《楚辭》中的《離騷》,都是古代作品,對後代文學很有影響,故常以「風騷」並舉。後來「風騷」直接指代《詩經》、《楚辭》。 「樂府雙璧」指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 我國的魯迅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寫的三個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明代小說家凌濛初編著的兩個短篇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三吏三別:唐代杜甫的六首詩。三吏指《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指《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部曲源於古希臘,指情節連貫的三部悲劇,又稱三聯劇,現指三部內容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繫的作品,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茅盾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中國小說四大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 中國近代四大譴責小說:吳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 元雜劇的四大悲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 《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歷史十聖

酒聖 杜康,即少康。傳說為酒的發明者。 文聖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史聖司馬遷,字子長,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作者。 詩聖 杜甫,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 醫聖 張仲景,東漢著名的醫學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對我國醫學發展影響很大。 武聖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期蜀國大將,重義氣,精武藝,後人稱其為「關聖」、「關帝」。 書聖 王羲之,字逸少,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 草聖 張旭,唐朝書法家,擅長草書,對舊隸的草體造詣很深。 畫聖 吳道子,唐朝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有「吳帶當風」之美譽。 茶聖 陸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經》三卷。


現代文常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現代文閱讀考點說明(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學作品) 一、記敘文閱讀 1、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內容。(主要抓文章的六要素,弄清楚,誰幹什麼,結果怎麼樣) 2、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態度、觀點 3、篩選重要信息 4、了解常見表達方式的運用,體會常用表達方式在作品中的表達效果。如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的作用 比如外貌描寫的作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描寫的作用——表露人物情感 動作描寫的作用——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徵 心理描寫——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環境描寫的作用——推動情節發展;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心理活動、性格 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引起讀者思考,點明人物、事件的意義;揭示中心、升華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抒發作者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增強文章感染力 5、分析、歸納文章主要寫法、作用 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中心明確、立意深刻、構思奇特、線索清楚、首尾呼應、正側結合、明暗相隨(《藤野先生》)、虛實相生、抑揚結合、托物寓意、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象徵、設置懸念(《棗核》)、以小見大 6、記敘文語言特點 精煉、含蓄、深刻有哲理性、生動形象,感染力強、幽默風趣、具諷刺意味 說明文寫作特色——材料充分;數據準確;舉例恰當 說明文語言特色——平實準確;概括具體;生動活潑;幽默風趣 議論文寫作特色——觀點鮮明;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論據典型;論證嚴密;邏輯性強 議論文語言特點——準確、簡明、概括性強、嚴謹 7、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體味推敲語句在文章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與作用 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慮: 是否準確;用了什麼寫作手法;用了什麼修辭;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要注意改詞的本義以外的義項,如比喻義,引申義等 8、對文章內容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作出評價 A、怎樣寫的 B、寫得怎樣 C、寫出事、人什麼特點 D、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二、說明文閱讀 1、把握說明對象特徵,特別要注意事理說明的對象和特徵,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沙漠裏的奇怪現象》。要注意文章的題目、開頭、結尾。概括是最好使用文中的原話 2、把握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 結構一般分為總分、分總、總分總。段與段之間的一般為並列、遞進等 說明順序分為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3、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4、辨析說明方法及作用(欣賞句子、考作用,題型多為簡答題) 要特別注意區分說明方法、修辭手法與論證方法 掌握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5、能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想像 6、理解說明文中蘊含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科學精神如執着追求、捨身忘我、持之以恆 科學精神如實事求是、科學嚴謹 7、聯繫生活,對現實生活進行反思、審視、判斷。 要注意結合文章內容、聯繫實際生活 如克隆、太空、氣候變暖等

三、議論文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論點。 注意提示語,如由此可見、足以說明、總而言之、不難看出、因此等 2、分析文章結構、理清作者思路 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要弄清楚哪個論點由哪些論點支撐,怎樣證明 3、理清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中心論點與分論點;論據證明哪個分論點 4、分析論證方法和作用。 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據、比喻論證 幾種論證方法並列:事實論證、道理論證與對比並列;對比論證與比喻論證並列 作用:事實論證——列出典型事實,有力地證明觀點 引用論證——引用什麼理論、誰的名言證明什麼論點 比喻論證——把什麼比喻成什麼,形象地論述了什麼道理 對比論證——通過什麼與什麼對比,突出什麼和社那馬的特點,使論證更嚴密 5、準確判斷表達方式 議論文中的記敘、抒情的作用 議論文中的記敘——交代論據為議論服務 議論文中的抒情——表達作者的情感 6、詞語、句子的含義 嚴謹。絕大多數、若干 7、通過想像、聯想及仿寫、補寫等手段豐富文章內容。要注意與上下文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繫,抓住結構特點、修辭手法、內容與上下句之間的關係 8、結合文章內容聯繫社會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感想或評價作者觀點 A、自由表達 B、你認為這個觀點對不對(態度鮮明、有依據、從現實生活找依據) C、結合實際談看法、感悟(典型例子) D、仿寫。注意形式、內容 E、作批註,從句子內容、寫法、語言特點回答(句子——觀點、論證方法、修辭、句式) 四、文學作品(小說、散文)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理解內容 A、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空填空) B、梳理情節,給幾個字,就寫幾個字 2、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態度、觀點 注意人稱(使用第一人稱,親切自然,情感真實,便於描寫人物心理,化為作品中的人物) 3、篩選文章信息、概括要點,標題的作用 4、表達方式的作用,寫作特色 描寫的作用——景物描寫、細節描寫、自然描寫、環境描寫 議論抒情的作用 表現寫法作用 5、欣賞語言(讀書卡),給句子的分析——內容、語言、寫法、構思、修辭作用 6、關鍵詞語和句子的深層含義 7、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能對感人形象,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5-6分) 全身心投入--動筆畫畫--掌握試卷設計的順序、試題的順序、找出答題區間--注意題目和題目間的聯繫--讀題干、明確題目的要求--分點回答(思路明確利批改)--看分答題.



中國文學常識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國策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遊記》 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 司馬相如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鑑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濛初)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三代:夏 商 周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三教:儒 釋 道 三公: 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 中國畫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佛教三寶:佛 法 僧 三從四德 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 女工 三伏:初伏 中伏 末伏 三綱五常 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藥婆 接生婆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三教九流 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三山五嶽 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嶽泰山 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 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三書:魏書 蜀書 吳書 左思的三都賦:蜀都賦(成都) 吳都賦(南京) 魏都賦(鄴) 南朝三謝:謝靈運 謝惠連 謝眺 三瘦詞人:李清照 三個名句是: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 詩作 書法 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劉白羽 楊朔 秦牧 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老葛朗台 夏洛克 潑留希金 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饑荒》

1.(南宋、朱熹、儒家)四書: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全語文 3.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 趙國的平原君 楚國的春申君 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傑: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 歐陽洵 元-趙孟 10.書法四體: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筆 墨 紙 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 瀋陽文溯閣 承德文津閣 杭州文瀾閣 13.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書四庫:經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華山 2. 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3. 中醫四診:望 聞 問 切 4. 戲曲四行當:生 旦 淨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 江西龍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齊雲山 6. 四大石窟: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黃山四絕:奇松 怪石 雲海 溫泉 8. 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 晚霞反照 黃河金帶 雲海玉盤 9.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 黃鶴樓 騰王閣 太白樓 10. 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11. 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二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 老殘遊記(劉鄂) 孽海花(曾樸) 12. 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 孟姜女尋夫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與許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 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 楊玉環(羞花) 15.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 秦觀 曾補之 張來 16. 四史:史記 漢書 君漢書 三國志 17. 歷史上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 長沙嶽麓 衡陽石鼓 商丘應天府 20. 宋中興四詩人:陸游 楊萬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 鄉試-舉人 會試-貢生 殿士-進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39. 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 西京-長安 南京-金陵 北京-順天 41. 元末明初吳中四傑:高啟 楊基 張羽 徐賁 42.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荊釵記》 《白兔記》 《拜月亭》 《殺狗記》  文學常識大全(5) 1.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佩斯》 2. 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5. 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6. 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於南朝。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 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雜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7.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經:詩 書 禮 易 春秋 11. 五常(五倫):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12. 五教:父義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宮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宮 大辟(隋後)笞 杖 徒 流 死 16. 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 顏真卿 歐陽洵 褚遂良 張旭 17. 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本遊記》《紅樓夢》《金瓶梅》 18. 五穀:稻 麥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黃 紅 白 黑 20. 唐代以後的五代指: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21. 五帝:黃帝 顓頊 帝嚳 唐堯 虞舜 23. 五更與時鐘的對應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5. 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趙樹理 27. 五嶺:越城嶺 都龐嶺 萌渚嶺 騎田嶺 大庾嶺 30. 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31. 五陵:高祖長陵 惠祖安陵 景帝陽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陽湖 太湖 巢湖 洪澤湖 48. 科舉考試中的五魁: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34. 六藝經傳指: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35. 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 樂 書 數 射 御 36. 造字六書:象形 指示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 37. 詩經六義措:風 雅 頌 賦 比 興 38. 六部;戶部 吏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親;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禮: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徵 清期 親迎 41. 六朝;吳 東晉 宋 齊 梁 陳都建都建康,史稱六朝。 42. 六畜:馬 牛 羊 狗 豬 雞 43. 蘇門六君子:黃庭堅 秦觀 晁補之 張來 陳師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婦女懷孕 45. 六塵佛教名詞:聲 色 香 味 觸 法六種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東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詞)眼 耳 鼻 舌 身 意

20.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 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 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陽 開封 南京 杭州 安陽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 皮-賣草藥的 彩-變戲法的 掛-江湖賣藝的 平-說書評彈的 團-街頭賣唱的 洞-搭蓬扎紙的 聊-高台唱戲的 26.神話八仙:鐵拐李 漢鍾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呂洞賓 韓湘子 曹國舅 27.唐宋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 魏 宋 晉 齊 梁 陳 隋 29.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 羅聘

35.九章: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迴風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蘇惠謝道韞 鮑令暉(鮑照之妹) 薛濤 李清照 朱淑貞 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 《趙氏孤兒》 《精忠旗》 《清忠譜》 《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9.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指:謀反 謀大逆 謀叛 惡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義 內亂 42.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犬 豬 45.十二時: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鐘 大呂 太簇 夾鍾 姑洗 仲呂 蕤賓 林鐘 夷則 南呂 無射 應鐘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爵位

中國自 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伯爵的制度,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 五等爵的第三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 公 侯 伯 子 男,凡五等」。周朝諸 侯國中伯爵國有 吳國、 秦國、 曹國、 鄭國、 梁國等。

秦、漢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沒有伯爵。唐朝設縣 伯爵,宋朝、明朝有伯爵。清朝有伯爵,分三等。

夏商時期

案《通典·職官·封爵》記載,自 堯帝、舜帝以及夏朝,置 五等爵: 公、侯、 伯、子、男。 商朝置爵三等:公、侯、 伯,無子、男二等。究竟事實怎樣,並無實物資料佐證。

周朝

周代,分為公、侯、 伯、子、男 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 統治權。各諸 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 爵位, 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 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 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 上士一位,中士一位, 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曹魏

曹操廢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謂賜爵。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制為九等:王、公、侯、 伯、子、男、縣侯、 鄉侯、關內侯。王爵至 男爵皆有 國號、封地,縣侯以下無封地而有租稅。九等爵之外,曹操創立的 名號侯、 關中侯、關外侯、 五大夫侯作為賜爵保留,仍無封、無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鄉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 鄉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國大者郡、小者縣。

兩晉

西晉 爵位非常繁複,設置了王、公、侯、 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 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 開國子、開國男、 鄉侯、 亭侯、關內侯、關外侯共十八級。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 縣公)、侯( 郡侯、縣侯)、 伯、子、男 五等爵專封宗室;功臣封爵為「開國」諸爵及 鄉侯、 亭侯、關內侯、關外侯。自先秦以來沿用的賜爵制度正式廢止。

西晉諸侯王與西漢初年諸侯王相類,得專制其國。案《晉書》記載,大國二萬戶,兵五千(置三軍,中軍二千,上下軍各千五百);次國一萬戶,兵三千(置上下兩軍,各千五百);下國五千戶,兵一千五百(置一軍)。 五等爵之 公國之制同下等 王國, 侯國不滿五千戶,亦置一軍,兵千人。其餘諸爵與開國爵封地稱國而但 封君不治國事,鄉侯至關外侯無封邑。諸王子除 嗣王外,依次按公、侯、 伯、子、男遞降世襲。

南朝

南朝封爵沿襲 東晉,唯 封君對封國再失治權。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 五等爵, 天賜元年廢 伯爵、 男爵,後復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 景明元年定製:置王、開國郡公、散公、侯、散侯、 伯、 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國租稅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 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 品級:王超品,開國郡公正一品,開國縣公、散公從一品,開國縣侯正二品,散侯從二品, 開國縣伯正三品, 散伯從三品,開國縣子正四品上階,散子 從四品下階,開國縣男正五品上階,散男 從五品下階。官屬:王至 侯國等置官屬。

北齊:置王爵與 五等爵,王爵超品,其餘諸爵視魏制各將一階,諸爵皆開國置官屬。

北周:初置開國公、開國侯、 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五等爵後據《周禮》改制,置 親王、 郡王、縣王、國公、郡公、 縣公、縣侯、 縣伯、縣子、縣男、鄉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國王、 郡王、國公、郡公、 縣公、侯、 伯、子、男九等(見:《隋書·百官志下》); 隋煬帝留王、公、 侯三等爵,其於均廢止。

唐朝

分親王、 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 郡王、國公、郡公、 郡侯、 縣公、縣侯、 縣伯、縣子、縣男。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宋史·職官志三》:「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國公,曰郡公,曰縣公,曰侯, 曰伯,曰子,曰男。」

元朝

王爵唯皇族、 蒙古 貴族可封,宗室封 親王、遠支宗親與貴族封國王。其於國公等爵封賜甚濫。

明朝

伯爵在明朝屬於異姓 爵位,明初一循元代舊制。 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 伯三等,罷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 外戚外,還有 宦官子弟與少數民族首領。

伯爵歲祿如下: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二等奉天靖難推誠,三等奉天翊運推誠,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但有的伯僅當 侯爵俸祿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洪武十年後,伯之祿與侯等;至永樂初,規定伯之祿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階勛皆與侯等,而伯爵益重。公 侯伯入則可掌參五府總六軍,出則可領將軍印為大帥督,轄漕綱,但不得預 九卿事。

清朝

清朝異姓功臣 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 乾隆十六年定製,分為二十七等:伯爵是其中一種,異姓功臣爵位分為9等, 伯爵屬於 超品,分一等伯兼一 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伯,歲支 俸祿如下:一等伯又一雲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 、二等伯485兩 、三等伯460兩。

歐洲國家 貴族 爵位中,從最低級以上的第三級一般在中文裏譯作「伯爵」,在侯爵之下,在子爵之上。

歐洲大陸部分國家的伯爵 爵位名稱出自拉丁文的 ,意為「侍從」。例如,法語「伯爵」為 ,出自拉丁文 ,即 的賓格。

而在北歐國家,則有不同源的 爵位名稱 ,原意是「部落 首領」,與此同源的是英國的「伯爵」: 。

德國的伯爵則稱為 ,使用這一名稱的還有奧地利、匈牙利等其他曾經受神聖羅馬帝國和 奧匈帝國直接統治的國家。

此外,英語裏的行政區劃 (一般譯作「郡」或「縣」)則來自法語 的英譯,即 ,原意是「伯爵的封地」。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