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修订间差异

来自DOLLARS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font size="5" face="黑体" font color="red">这篇文字存在重复文字和排版问题,欢迎任何好心人帮忙修改,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谢谢。</font>
<font size="5" face="黑体" font color="red">这篇文字存在重复文字和排版问题,欢迎任何好心人帮忙修改,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谢谢。</font>


行商坐贾 ,流动经营为商,坐店经营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商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时人尊称"'''荀卿'''"。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因遭谗而逝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 提倡"性恶论"
* 制天命而用之
* 学至于行之而止
* 主张"法后王"
1、
1、
 人初生 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 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 岁以下称黄口 。13 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 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 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 岁称及笄之年 。16 岁称碧玉年华 ;20 岁称桃李年华 。24 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子20 岁称弱冠 。30 岁称而立之年 。40 岁称不惑之年 。50 岁称知命之年 。60 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 岁称古稀之年 。80 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 岁称耄 之年 。100 乐期颐。
 
 人初生 婴儿 ,生日称初度 ,不满周岁称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满周岁称周脺,
 
2 至3岁称孩提 ,5至6岁称齿龀、龆龀,幼年儿童称总角、垂髫、总髫,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 岁以下称黄口 ,13 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 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13 岁称豆蔻年华 ,15 岁称及笄之年 ,16 岁称碧玉年华 ,20 岁称桃李年华 ,24 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子15 岁称 总发、束发、成童,20岁称冠、加冠、 弱冠 ,30 岁称而立之年 ,40 岁称不惑之年 ,50 岁称知命之年 ,60 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 岁称古稀之年 ,80 岁称杖朝之年 ,100岁称乐期颐,120岁称花甲重开,140岁称古稀双庆。
 
50至60岁称耆艾,60至70岁称耆耋,70至80 岁称耄 之年
 
艾指50 ,耆指60岁,耋指70岁(一说80岁),耄指80岁(一说90岁)
 
 
2、古代趣称和雅称
2、古代趣称和雅称
父母称“高堂”;父亲称“家严”;
 
母亲称“家慈”;兄弟称“手足”;
夫妻称“伉俪”;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自己家称“寒舍”;男子称“须眉”;女子称“巾帼”。
老师称“先生”;学生称“门生”;
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尊称对方的儿子说“令郎”; 尊称对方的学生称“高足”;
月亮叫“玉兔”;美酒叫“杜康”;故乡称“桑梓”;
培值的优秀人才称“桃李”
3、古代死亡
3、古代死亡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殒:古代泛指死亡.
 殒:古代泛指死亡.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殂:古代泛指死亡.
 殂:古代泛指死亡.
 诗人雅号
 
死:平民
 
殁:死亡。
 
夭折:短命早死。
 
大行:皇帝刚死。取义为一去不复返。
 
登遐:人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又用作帝王死亡的代称。
 
晏驾:帝王死的委婉说法。
 
圆寂:僧尼之死。
 
千秋万岁:婉言帝王之死。
 
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
 
弃养:婉言父母死亡。
 
孤露: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 诗人雅号 ===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第63行: 第116行:
 【山抹微云秦学士】北宋词人秦观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而闻名。
 【山抹微云秦学士】北宋词人秦观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而闻名。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文学并称
 
=== 文学并称 ===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第77行: 第131行: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元白: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元白: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第88行: 第141行: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第99行: 第153行: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历史十圣
 
 
=== 历史十圣 ===
 酒圣 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酒圣 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文圣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文圣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第110行: 第166行:
 画圣 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画圣 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 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茶圣 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现代文常识
 
 
 
== 现代文常识 ==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第134行: 第193行: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现代文阅读考点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考点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
第163行: 第223行: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出评价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出评价
A、怎样写的 B、写得怎样 C、写出事、人什么特点 D、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怎样写的 B、写得怎样 C、写出事、人什么特点 D、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说明文阅读
 二、说明文阅读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特别要注意事理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概括是最好使用文中的原话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特别要注意事理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概括是最好使用文中的原话
第179行: 第240行:
 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
 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
 如克隆、太空、气候变暖等
 如克隆、太空、气候变暖等
 三、议论文
 三、议论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论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论点。
第222行: 第284行:
7、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对感人形象,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5-6分)
7、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对感人形象,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5-6分)
 全身心投入--动笔画画--掌握试卷设计的顺序、试题的顺序、找出答题区间--注意题目和题目间的联系--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分点回答(思路明确利批改)--看分答题.
 全身心投入--动笔画画--掌握试卷设计的顺序、试题的顺序、找出答题区间--注意题目和题目间的联系--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分点回答(思路明确利批改)--看分答题.
 中国文学常识
 
 
 
 
== 中国文学常识 ==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270行: 第336行: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第338行: 第402行: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1.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1. (南宋、朱熹、儒家) 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第384行: 第448行: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 秦穆公 宋襄公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第391行: 第455行: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第430行: 第493行: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 散文 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7.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5.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5.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第450行: 第513行: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爵位==
===中===
中国自 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的制度,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 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 伯 子 男,凡五等”。周朝诸 侯国中伯爵国有 吴国、 秦国、 曹国、 郑国、 梁国等。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伯爵。唐朝设县 伯爵,宋朝、明朝有伯爵。清朝有伯爵,分三等。
夏商时期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 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 五等爵: 公、侯、 伯、子、男。 商朝置爵三等:公、侯、 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朝
周代,分为公、侯、 伯、子、男 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 统治权。各诸 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 爵位, 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 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 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 上士一位,中士一位, 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曹魏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 伯、子、男、县侯、 乡侯、关内侯。王爵至 男爵皆有 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 名号侯、 关中侯、关外侯、 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 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两晋
西晋 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 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 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 开国子、开国男、 乡侯、 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 县公)、侯( 郡侯、县侯)、 伯、子、男 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 乡侯、 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 五等爵之 公国之制同下等 王国, 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 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 嗣王外,依次按公、侯、 伯、子、男递降世袭。
南朝
南朝封爵沿袭 东晋,唯 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 五等爵, 天赐元年废 伯爵、 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 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 伯、 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 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 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 开国县伯正三品, 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 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 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 侯国等置官属。
北齐:置王爵与 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 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 亲王、 郡王、县王、国公、郡公、 县公、县侯、 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国王、 郡王、国公、郡公、 县公、侯、 伯、子、男九等(见:《隋书·百官志下》); 隋炀帝留王、公、 侯三等爵,其于均废止。
唐朝
分亲王、 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 郡王、国公、郡公、 郡侯、 县公、县侯、 县伯、县子、县男。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宋史·职官志三》:“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 曰伯,曰子,曰男。”
元朝
王爵唯皇族、 蒙古 贵族可封,宗室封 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明朝
伯爵在明朝属于异姓 爵位,明初一循元代旧制。 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 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 外戚外,还有 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伯爵岁禄如下: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但有的伯仅当 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 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 九卿事。
清朝
清朝异姓功臣 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 乾隆十六年定制,分为二十七等:伯爵是其中一种,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等, 伯爵属于 超品,分一等伯兼一 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岁支 俸禄如下: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外===
欧洲国家 贵族 爵位中,从最低级以上的第三级一般在中文里译作“伯爵”,在侯爵之下,在子爵之上。
欧洲大陆部分国家的伯爵 爵位名称出自拉丁文的 ,意为“侍从”。例如,法语“伯爵”为 ,出自拉丁文 ,即 的宾格。
而在北欧国家,则有不同源的 爵位名称 ,原意是“部落 首领”,与此同源的是英国的“伯爵”: 。
德国的伯爵则称为 ,使用这一名称的还有奥地利、匈牙利等其他曾经受神圣罗马帝国和 奥匈帝国直接统治的国家。
此外,英语里的行政区划 (一般译作“郡”或“县”)则来自法语 的英译,即 ,原意是“伯爵的封地”。
== ==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2020年6月27日 (六) 12:52的最新版本

这篇文字存在重复文字和排版问题,欢迎任何好心人帮忙修改,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谢谢。

行商坐贾 ,流动经营为商,坐店经营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商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时人尊称"荀卿"。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因遭谗而逝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 提倡"性恶论"
  • 制天命而用之
  • 学至于行之而止
  • 主张"法后王"


1、

人初生称婴儿,生日称初度,不满周岁称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满周岁称周脺,

2至3岁称孩提,5至6岁称齿龀、龆龀,幼年儿童称总角、垂髫、总髫,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男子15岁称总发、束发、成童,20岁称冠、加冠、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100岁称乐期颐,120岁称花甲重开,140岁称古稀双庆。

50至60岁称耆艾,60至70岁称耆耋,70至80岁称耄耋之年。

艾指50岁,耆指60岁,耋指70岁(一说80岁),耄指80岁(一说90岁)


2、古代趣称和雅称

3、古代死亡

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殒:古代泛指死亡.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殂:古代泛指死亡.

死:平民

殁:死亡。

夭折:短命早死。

大行:皇帝刚死。取义为一去不复返。

登遐:人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又用作帝王死亡的代称。

晏驾:帝王死的委婉说法。

圆寂:僧尼之死。

千秋万岁:婉言帝王之死。

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

弃养:婉言父母死亡。

孤露: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诗人雅号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七绝圣手】唐代诗人王昌龄善写七绝。 【茶仙】唐朝文人陆羽,著有《茶经》,外号也称“茶圣”。 【穷瞎子】唐朝诗人张籍,因其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又任过太常寺太祝,故人称“穷瞎子”。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易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狂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王昌龄,其气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诗仙】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 【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 【诗鬼】李贺的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 【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此称。 【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因写有关蝴蝶的诗共300余首而闻名。 【张三影】北宋词人张先因其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且善用“影”字而闻名,又外号“张三中”。 【红杏尚书】北宋词人宋祁因其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又任过尚书官职而闻名。 【贺梅子】北宋词人贺铸因其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得名。 【山抹微云秦学士】北宋词人秦观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而闻名。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文学并称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班马:也叫“马班”,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 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 陶谢: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孟: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高岑: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李杜:指唐诗人李白、杜甫,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韩孟:唐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 元白: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 苏辛: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辛弃疾。 周柳:宋词人周邦彦、柳永的并称。 南宋四大家: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当代四大散文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部曲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中国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历史十圣

酒圣 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文圣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诗圣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医圣 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武圣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 书圣 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草圣 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很深。 画圣 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 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现代文常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现代文阅读考点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 一、记叙文阅读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主要抓文章的六要素,弄清楚,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观点 3、筛选重要信息 4、了解常见表达方式的运用,体会常用表达方式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比如外貌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的作用——表露人物情感 动作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性格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点明人物、事件的意义;揭示中心、升华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 5、分析、归纳文章主要写法、作用 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中心明确、立意深刻、构思奇特、线索清楚、首尾呼应、正侧结合、明暗相随(《藤野先生》)、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托物寓意、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设置悬念(《枣核》)、以小见大 6、记叙文语言特点 精炼、含蓄、深刻有哲理性、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幽默风趣、具讽刺意味 说明文写作特色——材料充分;数据准确;举例恰当 说明文语言特色——平实准确;概括具体;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议论文写作特色——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据典型;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概括性强、严谨 7、欣赏精彩优美的语言,体味推敲语句在文章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是否准确;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用了什么修辞;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要注意改词的本义以外的义项,如比喻义,引申义等 8、对文章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出评价 A、怎样写的 B、写得怎样 C、写出事、人什么特点 D、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说明文阅读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特别要注意事理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概括是最好使用文中的原话 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结构一般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段与段之间的一般为并列、递进等 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欣赏句子、考作用,题型多为简答题) 要特别注意区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与论证方法 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5、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想象 6、理解说明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如执着追求、舍身忘我、持之以恒 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科学严谨 7、联系生活,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审视、判断。 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 如克隆、太空、气候变暖等

三、议论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论点。 注意提示语,如由此可见、足以说明、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因此等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弄清楚哪个论点由哪些论点支撑,怎样证明 3、理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据证明哪个分论点 4、分析论证方法和作用。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据、比喻论证 几种论证方法并列: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与对比并列;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并列 作用:事实论证——列出典型事实,有力地证明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什么理论、谁的名言证明什么论点 比喻论证——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形象地论述了什么道理 对比论证——通过什么与什么对比,突出什么和社那马的特点,使论证更严密 5、准确判断表达方式 议论文中的记叙、抒情的作用 议论文中的记叙——交代论据为议论服务 议论文中的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 6、词语、句子的含义 严谨。绝大多数、若干 7、通过想象、联想及仿写、补写等手段丰富文章内容。要注意与上下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抓住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内容与上下句之间的关系 8、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感想或评价作者观点 A、自由表达 B、你认为这个观点对不对(态度鲜明、有依据、从现实生活找依据) C、结合实际谈看法、感悟(典型例子) D、仿写。注意形式、内容 E、作批注,从句子内容、写法、语言特点回答(句子——观点、论证方法、修辞、句式) 四、文学作品(小说、散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A、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空填空) B、梳理情节,给几个字,就写几个字 2、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观点 注意人称(使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情感真实,便于描写人物心理,化为作品中的人物) 3、筛选文章信息、概括要点,标题的作用 4、表达方式的作用,写作特色 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自然描写、环境描写 议论抒情的作用 表现写法作用 5、欣赏语言(读书卡),给句子的分析——内容、语言、写法、构思、修辞作用 6、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 7、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对感人形象,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5-6分) 全身心投入--动笔画画--掌握试卷设计的顺序、试题的顺序、找出答题区间--注意题目和题目间的联系--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分点回答(思路明确利批改)--看分答题.



中国文学常识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三代:夏 商 周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三教:儒 释 道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佛教三宝:佛 法 僧 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三伏:初伏 中伏 末伏 三纲五常 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三教九流 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三山五岳 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三书:魏书 蜀书 吴书 左思的三都赋: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三瘦词人: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刘白羽 杨朔 秦牧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1.(南宋、朱熹、儒家)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 10.书法四体: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笔 墨 纸 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商丘应天府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文学常识大全(5)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48. 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5.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爵位

中国自 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的制度,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 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 伯 子 男,凡五等”。周朝诸 侯国中伯爵国有 吴国、 秦国、 曹国、 郑国、 梁国等。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伯爵。唐朝设县 伯爵,宋朝、明朝有伯爵。清朝有伯爵,分三等。

夏商时期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 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 五等爵: 公、侯、 伯、子、男。 商朝置爵三等:公、侯、 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朝

周代,分为公、侯、 伯、子、男 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 统治权。各诸 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 爵位, 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 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 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 上士一位,中士一位, 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曹魏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 伯、子、男、县侯、 乡侯、关内侯。王爵至 男爵皆有 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 名号侯、 关中侯、关外侯、 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 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两晋

西晋 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 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 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 开国子、开国男、 乡侯、 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 县公)、侯( 郡侯、县侯)、 伯、子、男 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 乡侯、 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 五等爵之 公国之制同下等 王国, 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 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 嗣王外,依次按公、侯、 伯、子、男递降世袭。

南朝

南朝封爵沿袭 东晋,唯 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 五等爵, 天赐元年废 伯爵、 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 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 伯、 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 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 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 开国县伯正三品, 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 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 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 侯国等置官属。

北齐:置王爵与 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 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 亲王、 郡王、县王、国公、郡公、 县公、县侯、 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国王、 郡王、国公、郡公、 县公、侯、 伯、子、男九等(见:《隋书·百官志下》); 隋炀帝留王、公、 侯三等爵,其于均废止。

唐朝

分亲王、 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 郡王、国公、郡公、 郡侯、 县公、县侯、 县伯、县子、县男。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宋史·职官志三》:“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 曰伯,曰子,曰男。”

元朝

王爵唯皇族、 蒙古 贵族可封,宗室封 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明朝

伯爵在明朝属于异姓 爵位,明初一循元代旧制。 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 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 外戚外,还有 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伯爵岁禄如下: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但有的伯仅当 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 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 九卿事。

清朝

清朝异姓功臣 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 乾隆十六年定制,分为二十七等:伯爵是其中一种,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等, 伯爵属于 超品,分一等伯兼一 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岁支 俸禄如下: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欧洲国家 贵族 爵位中,从最低级以上的第三级一般在中文里译作“伯爵”,在侯爵之下,在子爵之上。

欧洲大陆部分国家的伯爵 爵位名称出自拉丁文的 ,意为“侍从”。例如,法语“伯爵”为 ,出自拉丁文 ,即 的宾格。

而在北欧国家,则有不同源的 爵位名称 ,原意是“部落 首领”,与此同源的是英国的“伯爵”: 。

德国的伯爵则称为 ,使用这一名称的还有奥地利、匈牙利等其他曾经受神圣罗马帝国和 奥匈帝国直接统治的国家。

此外,英语里的行政区划 (一般译作“郡”或“县”)则来自法语 的英译,即 ,原意是“伯爵的封地”。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