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修訂間差異

出自DOLLARS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標籤2017 原始碼編輯
無編輯摘要
標籤2017 原始碼編輯
第1行: 第1行:


  
 
  
 
 
仿生学起源于希腊语,其英文名称 Bionics 意为“生命的一部分”。 仿生学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现代建筑仿生中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思想
  建筑仿生学是现代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利用自然的轮廓、形态、自然功能,在建筑设计和制造中加以模仿,进而开发新材料和新结构。
 
 
 
 
 
 现代建筑仿生 物语 中的 生态 思想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仿生学起源于希腊语,其英文名 Bionics 意为“生命的一部分”。 仿生学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仿生学起源于希腊语,其英文名 Bionics 意为“生命的一部分”。 仿生学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建筑仿生学是现代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利用自然的轮廓、形态、自然功能,在建筑设计和制造中加以模仿,进而开发新材料和新结构。
 建筑仿生学是现代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利用自然的轮廓、形态、自然功能,在建筑设计和制造中加以模仿,进而开发新材料和新结构。
 
 
 二、建筑仿生简介
 二、建筑仿生简介
  
 
 建筑的诞生本是为了保护人类躲避自然侵害,
1. 建筑的含义
  建筑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的诞生本是为了保护人类躲避自然侵害, 如今也被当成是一种艺术作品。
 仿生 是一种崭新的建筑风格,
 仿生 建筑 是一种崭新的建筑风格, 它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研究对象,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来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
 
1. 建筑仿生学的 学科 基础
2. 建筑仿生学的基础
 世间万物之间都有联系。野生自然与无机自然之间,有机与无机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都遵循一种相同的内在规律。这为提供人类利用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经验创造了可能。
 世间万物之间都有联系。野生自然与无机自然之间,有机与无机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都遵循一种相同的内在规律。这为提供人类利用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经验创造了可能。
  
 
3. 仿生建筑的设计原则
发展自建筑设计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仿生建筑的设计原则包含合理性,高效性,美观性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是建筑仿生中的重要原则。
 
 
 三、建筑仿生的具体内容
 三、建筑仿生的具体内容
1. 建筑仿生的原则
 
1. 建筑仿生的内容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筑仿生的原则
2. 建筑仿生的内容
 建筑仿生并非是一味地追求具象化。简单的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态,是对自然的不假思索的复制粘贴是一种低端行为,设计师需要从自然中提炼灵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体悟,创造自己的仿生建筑作品。
 建筑仿生并非是一味地追求具象化。简单的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态,是对自然的不假思索的复制粘贴是一种低端行为,设计师需要从自然中提炼灵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体悟,创造自己的仿生建筑作品。
 实际上,建筑仿生主要包含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功能仿生和材料仿生 四大 内容。
 实际上,建筑仿生主要包含 城市环境仿生、 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功能仿生和材料仿生 内容。
  
  城市环境仿生通过对生态的模拟,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环境模拟成自然界的生态环境。
- 形态仿生是指简单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形态,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大部分情况下是将小的物体直接放大为建筑,所以单纯的形式仿生建筑往往非常具象。如 The Big Duck. Flanders, New York, USA 就非常写实地还原了白鸭子的外观事实上,很多单纯模仿自然形态的形式仿生建筑没有实现结构上的优化,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建设难度,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造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例如比利时建筑师文森特·卡勒鲍特(Vincent Callebaut)曾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栖息地,其设计的社区由成堆的巨型玻璃鹅卵石构成。所有的能源都将来自太阳和风,任何产生的东西都将可回收,当地的能源将尽可能地资本化。每个塔楼的居民也可以在那里工作,从而减少了旅行的需要。所有食物和商品将在建筑物内,悬浮的果园和菜园中生产,所有废物将被反馈到生态系统中。
- 结构仿生: 结构仿生与形式仿生相比则要更加高级,前者往往可以体现对自然形态的抽象、解构以及功能性设计。具体来说,结构仿生建筑会通过分析自然形态的结构关系、空间大小、力学特性、材料性能以及比例尺度从而获得思路,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在几乎所有类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满足其不同的需求。结构仿生包括壳结构仿生、膜结构仿生、悬索结构仿生、蜂巢结构仿生、腔结构仿生等等。 结构仿生一般具有优良的受力结构,可以节约材料,降低造价,例如大跨度的展览厅、球馆、运动场往往使用膜结构来降低重量。同时结构仿生也具有流畅、优雅、抽象的美感,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体验, 比如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它拥有近十三个壳体群,形态优美流畅, 结构应用的典型。
 形态仿生是指简单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形态,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大部分情况下是将小的物体直接放大为建筑,所以单纯的形式仿生建筑往往非常具象。如 The Big Duck. Flanders, New York, USA 就非常写实地还原了白鸭子的外观 事实上,很多单纯模仿自然形态的形式仿生建筑没有实现结构上的优化,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建设难度,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造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结构仿生与形式仿生相比则要更加高级,前者往往可以体现对自然形态的抽象、解构以及功能性设计。具体来说,结构仿生建筑会通过分析自然形态的结构关系、空间大小、力学特性、材料性能以及比例尺度从而获得思路,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在几乎所有类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满足其不同的需求。结构仿生包括壳结构仿生、膜结构仿生、悬索结构仿生、蜂巢结构仿生、腔结构仿生等等。比如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它拥有近十三个壳体群,形态优美流畅,是结构 仿生 应用的典型。
 
 功能仿生则是复制自然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常见的例子是光合作用,@
作者:知乎用户wbndzE 
 材料仿生遵循自然法则,从自然属性的机械特性,结构关系和材料性能中汲取灵感,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或形状设计,旨在提高建筑资源的效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654367/answer/1275836329 
 
3. 建筑仿生的 现代 发展
- 功能仿生则是复制自然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常见的例子是光合作用,
 传统的仿生建筑关注于形式仿生和结构仿生,现代仿生建筑则侧重于对自然形态的功能原理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内容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建筑师使用的不再是自然的外部形式,而是可以表达生物功能的自然的特征和特性。
- 材料仿生 遵循自然法则,从自然属性的机械特性,结构关系和材料性能中汲取灵感,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或形状设计,旨在提高建筑资源的效率。
3.  现代 建筑仿生的发展
 传统的仿生建筑关注于形式仿生和结构仿生,现代仿生建筑则侧重于对自然形态的功能原理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内容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建筑师使用的不再是自然的外部形式,而是可以表达生物功能的 —— 自然的特征和特性。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其功能往往是复杂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而现代建筑的重要分支动态建筑则就是通过对建筑本身或者局部进行改变、移动与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它的功能需求并适应周围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比如,架构可以新陈代谢,外墙变得智能可再生,屋顶成为绿色城市的新天地。它们是运动中的事物,可以由自由植物恢复,并始终根据功能调整形状。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其功能往往是复杂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而现代建筑的重要分支动态建筑则就是通过对建筑本身或者局部进行改变、移动与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它的功能需求并适应周围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比如,架构可以新陈代谢,外墙变得智能可再生,屋顶成为绿色城市的新天地。它们是运动中的事物,可以由自由植物恢复,并始终根据功能调整形状。
 就以太阳能仿生技术为例,太阳能仿生技术分为模仿叶片趋光性安排楼层布置活动收集太阳光的被动型太阳能仿生,使用光热、光电技术收集储蓄太阳能的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应用自然通风和散热仿生技术;被动型太阳能仿生,例子有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图3),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的例子有美国的“竖纹塔”摩天大楼;应用自然通风和散热仿生技术,有应用白蚁巢穴自循环系统的津巴布韦东门中心和应用鳞片系统的是韩国的 DANCING DRAGON 双子塔(图4)。
 就以太阳能仿生技术为例,太阳能仿生技术分为模仿叶片趋光性安排楼层布置活动收集太阳光的被动型太阳能仿生,使用光热、光电技术收集储蓄太阳能的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应用自然通风和散热仿生技术;被动型太阳能仿生,例子有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图3),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的例子有美国的“竖纹塔”摩天大楼;应用自然通风和散热仿生技术 ,有应用白蚁巢穴自循环系统的津巴布韦东门中心和应用鳞片系统的是韩国的 DANCING DRAGON 双子塔(图4)。
 
 
 四、建筑仿生的意义
 四、建筑仿生的意义
 
 建筑仿生是将仿生学应用到设计领域中的典范,建筑仿生决定了建筑的功能性问题,并为建筑综合功能和美学形式的探寻打开了前景 ,并且它教会了建筑师思考和使用综合形式和系统
 建筑仿生是将仿生学应用到设计领域中的典范,建筑仿生决定了建筑的功能性问题,并为建筑综合功能和美学形式的探寻打开了前景。
  
  基于人与自然的联系, 建筑仿生将生物自身的结构、性能等特征引入其中,完善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更好地开拓了人们视野,增强了建筑作品的生命力,除此之外,仿生建筑被认为赋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建筑仿生 能够 将生物自身的结构、性能等特征引入其中,完善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更好地开拓了人们视野,增强了建筑作品的生命力,除此之外,仿生建筑被认为赋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五、建筑仿生的展望
1.5 建筑仿生的目标 与展望
 
1.  未来 建筑仿生的目标
 仿生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前景。未来人类城市建筑的努力方向是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建筑更加充满活力;使建筑在城市的有机组织中充当生态系统的角色。
 仿生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前景。未来人类城市建筑的努力方向是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建筑更加充满活力;使建筑在城市的有机组织中充当生态系统的角色。
  举个例子,飞机的内部隔板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重量,承受更多的力,同时在下降时能够支持不平衡载荷降落。那么通过将生物学和 建筑 学融为一体, 设计 模拟了粘液霉菌 的生 物生长模式(一系列有效的线性结构可以增强整体结构),从而优化了面板 新结构系统。 所有有机细胞一样,在该结构 每个单元中以最佳适应 方式 进行组织。
 
2. 未来 建筑 仿生 设计的 使命
作者:IMPACT STUDIO 
未来仿 建筑师 使命是探索自然 建筑融合 完美 方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483851/answer/1541862615 
来源:知乎 
 未来人们的目标是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或许是理论远远高出了实际。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恰恰是世界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前提,
 未来人们的目标是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或许是理论远远高出了实际。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恰恰是世界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前提,
 
 
  
  总结
  
  “创新灵感源于 自然 。”从传统 建筑仿生 到现代 建筑 仿 生,由 自然到吸 取自然 优秀 设计再到仿 灵感 ,从 简单 仿 模拟 强调仿 研究 跨学科、集成性 再到重视仿 研究 创新性 和生态 友好性 体现了仿生学学科发展 方向 人们认识上 飞跃
 
未来仿生建筑师的使命是探索 自然 与建筑融合的完美方式,
 
  参考文献
 [1]   段少飞.论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山西建筑,2019(2):12-13
 [2]   陈子颖.过去、现代和未来: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基于高层动态仿生建筑的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9):59-61
建筑仿生 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联。
**亚洲凯恩斯**
比利时 建筑 师文森特·卡勒鲍特(Vincent Callebaut)提出了一种将自然 态系统引入城市的概念 其设计的“农场主” 成堆的巨型玻璃鹅卵石 成,用于中国深圳的某地。为了应对该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卡勒鲍特希望完全重新考虑当前的城市结构,并 消郊区。城市越密集,能源消耗就越少。方案的挑战是要建立一个碳排放量为零,能源为正的肥沃的城市化进程,以使经济发展与地球的保护相协调。
建筑师根据 自然 规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栖息地,其中有成堆的巨型鹅卵石内部居住着整个社区。所有的能源都将来自太阳和风,任何产 的东西都将可回收,当地的能源将尽可能地资本化。每个塔楼的居民也可以在那里工作 ,从 而减少了旅行 需要。所有食物和商品将在建筑物内,悬浮的果园和菜园中 产,所有废物将被反馈 到生 态系统中。
该提案被冠以亚洲凯恩斯 称号 是一系列的塔,其中一些塔包含多达20块玻璃“鹅卵石”。钢结构将产 弯曲 形状,而太阳能电池板 风力涡轮机将安装在外表面上。 物形 基于自然界的形状 例如草原鹰 垂直翅膀,鹦鹉螺的螺旋形 流体动力学形状,白蚁丘 通风情况
 
 
作者:IMPACT STUDI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483851/answer/1541862615 
[仿生学设计](https://www.zhihu.com/search?q=%E4%BB%BF%E7%94%9F%E5%AD%A6%E8%AE%BE%E8%AE%A1&search_source=Entity&hybrid_search_source=Entity&hybrid_search_extra=%7B%22sourceType%22%3A%22answer%22%2C%22sourceId%22%3A%221825469773%22%7D)(Biomimicry):
  
 [1] 段少飞.论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山西建筑,2019(2):12-13
 [2] 陈子颖.过去、现代和未来: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基于高层动态仿生建筑的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9):59-61
仿生建筑的设计,要求建筑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较高的创造力,





於 2023年11月13日 (一) 22:19 的修訂



仿生學起源於希臘語,其英文名稱 Bionics 意為「生命的一部分」。 仿生學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擬生物體的結構、功能、行為及其調控機制,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統構成。 建築仿生學是現代仿生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利用自然的輪廓、形態、自然功能,在建築設計和製造中加以模仿,進而開發新材料和新結構。



現代建築仿生物語中的生態思想


一、背景介紹

仿生學起源於希臘語,其英文名 Bionics 意為「生命的一部分」。 仿生學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擬生物體的結構、功能、行為及其調控機制,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統構成。 建築仿生學是現代仿生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利用自然的輪廓、形態、自然功能,在建築設計和製造中加以模仿,進而開發新材料和新結構。


二、建築仿生簡介

1. 建築的含義 建築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並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建築的誕生本是為了保護人類躲避自然侵害,如今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 仿生建築是一種嶄新的建築風格,它以生物界某些生物體功能組織和形象構成規律為研究對象,探尋自然界中科學合理的建造規律,並通過這些研究成果的運用來豐富和完善建築的處理手法,促進建築形體結構以及建築功能佈局等的高效設計和合理形成。

2. 建築仿生學的基礎 世間萬物之間都有聯繫。野生自然與無機自然之間,有機與無機之間,並非涇渭分明,而是都遵循一種相同的內在規律。這為提供人類利用自然、從自然中汲取經驗創造了可能。

3. 仿生建築的設計原則 發展自建築設計的功能和美觀的要求,仿生建築的設計原則包含合理性,高效性,美觀性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更是建築仿生中的重要原則。


三、建築仿生的具體內容

1. 建築仿生的內容 建築仿生並非是一味地追求具象化。簡單的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態,是對自然的不假思索的複製粘貼是一種低端行為,設計師需要從自然中提煉靈感,根據自己對自然的理解和體悟,創造自己的仿生建築作品。 實際上,建築仿生主要包含城市環境仿生、形態仿生,結構仿生,功能仿生和材料仿生等內容。 城市環境仿生通過對生態的模擬,將鋼筋混凝土的城市環境模擬成自然界的生態環境。 例如比利時建築師文森特·卡勒鮑特(Vincent Callebaut)曾提出一種新型的城市棲息地,其設計的社區由成堆的巨型玻璃鵝卵石構成。所有的能源都將來自太陽和風,任何產生的東西都將可回收,當地的能源將儘可能地資本化。每個塔樓的居民也可以在那裏工作,從而減少了旅行的需要。所有食物和商品將在建築物內,懸浮的果園和菜園中生產,所有廢物將被反饋到生態系統中。 形態仿生是指簡單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形態,包括生物與非生物。大部分情況下是將小的物體直接放大為建築,所以單純的形式仿生建築往往非常具象。如 The Big Duck. Flanders, New York, USA 就非常寫實地還原了白鴨子的外觀。事實上,很多單純模仿自然形態的形式仿生建築沒有實現結構上的優化,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建設難度,因而具有較高的經濟造價,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結構仿生與形式仿生相比則要更加高級,前者往往可以體現對自然形態的抽象、解構以及功能性設計。具體來說,結構仿生建築會通過分析自然形態的結構關係、空間大小、力學特性、材料性能以及比例尺度從而獲得思路,並且可以將其運用在幾乎所有類型建築的結構設計中,滿足其不同的需求。結構仿生包括殼結構仿生、膜結構仿生、懸索結構仿生、蜂巢結構仿生、腔結構仿生等等。比如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它擁有近十三個殼體群,形態優美流暢,是結構仿生應用的典型。 功能仿生則是複製自然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常見的例子是光合作用,@ 材料仿生遵循自然法則,從自然屬性的機械特性,結構關係和材料性能中汲取靈感,並將其應用於建築物的結構或形狀設計,旨在提高建築資源的效率。

3. 建築仿生的現代發展 傳統的仿生建築關注於形式仿生和結構仿生,現代仿生建築則側重於對自然形態的功能原理進行研究,並將研究內容其與建築設計相結合。建築師使用的不再是自然的外部形式,而是可以表達生物功能的自然的特徵和特性。 建築作為人類生產生活的空間,其功能往往是複雜的,帶有生物學色彩的。而現代建築的重要分支動態建築則就是通過對建築本身或者局部進行改變、移動與調整,從而滿足人們對它的功能需求並適應周圍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比如,架構可以新陳代謝,外牆變得智能可再生,屋頂成為綠色城市的新天地。它們是運動中的事物,可以由自由植物恢復,並始終根據功能調整形狀。 就以太陽能仿生技術為例,太陽能仿生技術分為模仿葉片趨光性安排樓層佈置活動收集太陽光的被動型太陽能仿生,使用光熱、光電技術收集儲蓄太陽能的主動式太陽能建築,和應用自然通風和散熱仿生技術;被動型太陽能仿生,例子有荷蘭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圖3),主動式太陽能建築的例子有美國的「豎紋塔」摩天大樓;應用自然通風和散熱仿生技術的,有應用白蟻巢穴自循環系統的津巴布韋東門中心和應用鱗片系統的是韓國的 DANCING DRAGON 雙子塔(圖4)。


四、建築仿生的意義

建築仿生是將仿生學應用到設計領域中的典範,建築仿生決定了建築的功能性問題,並為建築綜合功能和美學形式的探尋打開了前景。 基於人與自然的聯繫,建築仿生將生物自身的結構、性能等特徵引入其中,完善整體建築的美觀性、功能性,更好地開拓了人們視野,增強了建築作品的生命力,除此之外,仿生建築被認為賦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懷。


五、建築仿生的展望

1. 未來建築仿生的目標 仿生建築已成為未來建築的發展前景。未來人類城市建築的努力方向是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使建築更加充滿活力;使建築在城市的有機組織中充當生態系統的角色。

2. 未來建築仿生設計的使命 未來仿生建築師的使命是探索自然與建築融合的完美方式, 未來人們的目標是自然與科技的完美融合,這或許是理論遠遠高出了實際。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恰恰是世界在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前提,


總結 「創新靈感源於自然。」從傳統建築仿生到現代建築仿生,由複製自然到吸取自然優秀的設計再到仿生靈感,從簡單的仿生模擬到強調仿生研究的跨學科、集成性,再到重視仿生研究的創新性和生態友好性,體現了仿生學學科發展的方向和人們認識上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段少飛.論仿生學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J].山西建築,2019(2):12-13 [2] 陳子穎.過去、現代和未來:未來城市發展構想——基於高層動態仿生建築的探討[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9):59-61